忆昔曾游地,于今有几家。
湿云缠戍鼓,高柳聚城鸦。
玄鹤去无迹,绿芜愁更赊。
盈盈江上月,何处照琼花。
忆昔曾游地,于今有几家。
湿云缠戍鼓,高柳聚城鸦。
玄鹤去无迹,绿芜愁更赊。
盈盈江上月,何处照琼花。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对比,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句“忆昔曾游地”,诗人回忆起曾经游览过的地方,引出对扬州往日辉煌的怀念。接着,“于今有几家”一句,转折点明今日的扬州已寥落不堪,只有零星几户人家,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扬州由盛转衰的命运。
“湿云缠戍鼓,高柳聚城鸦”描绘了一幅阴沉的画面,湿云缠绕着边防的鼓声,高大的柳树聚集着城中的乌鸦,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沉寂。
“玄鹤去无迹,绿芜愁更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玄鹤飞走后,再也没有踪迹可寻,绿草丛生,愁绪却越来越深。这里以鹤的离去象征着人才的流失,绿芜则代表了荒废的土地,两者共同表达了对扬州昔日繁荣不再的深深感慨。
最后,“盈盈江上月,何处照琼花”以月光下的江面和琼花为背景,虽然表面看起来宁静美好,但实际上蕴含着对扬州繁华不再的无奈和惋惜。月光下的江面与琼花,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扬州往昔荣华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宿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扬州从繁华到衰败的历史变迁,以及诗人对这一过程的深切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
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
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