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

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

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0)
注释
度鸿:远飞的大雁。
欹枕:斜倚着枕头。
三更:古代计时单位,大约是半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
梦破:梦境结束,醒来。
寂寥:寂静空旷。
灯残:灯光微弱,即将熄灭。
空窗:空荡的窗户。
闲月色:闲挂的月光,指月光安静地照耀。
幽壁:幽暗的墙壁。
离乡久:离开家乡很长时间。
无限情:无尽的情感,多指思乡之情。
翻译
被远飞的大雁声惊醒,倚着枕头发现已是三更天。
梦境破灭,只剩下寂静和孤独的思绪,灯光微弱,即将熄灭却还依稀明亮。
空荡的窗前闲挂着月色,幽暗的墙壁边静听着虫鸣。
况且离家已久,心中自然充满了无尽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寂寥与孤独,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来表达自己离乡在外、寂寥无伴以及对远方家乡的无限思念。

"度鸿惊睡醒,欹枕已三更。梦破寂寥思,灯残零落明。" 这几句通过鸿雁过境惊醒、枕上时光流逝到深夜,以及梦境破碎后的空虚感和蜡烛即将燃尽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在静谧夜晚中的孤独与寂寥。

"空窗闲月色,幽壁静虫声。" 这两句则是对室内外环境的描写,透过空旷的窗户可以看到那淡淡的月光,而室内墙壁上只有静谧的虫鸣声,这些都加深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况是离乡久,依然无限情。" 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深厚思念,这种思念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发浓烈,不论环境如何,都无法消减这份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象王行,师子住,赤脚昆崙眉卓竖。

寒山拾得笑呵呵,指点门前老松树。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十五

云山之姿,水月之像。大海之容,太虚之量。

受也的的无心,应也头头离相。

随缘有照兮妙而不痕,彻底亡依兮空而不荡。

(0)

兰谷

猗猗谷中兰,青青饱香露。

为语樵牧儿,莫采出山去。

(0)

西江月·其七木芙蓉

晓艳最便清露,晚红偏怯斜阳。移根栽近菊花傍。

蜀锦翻成新样。坐客联挥玉麈,歌词细琢琼章。

从今故事记溪堂。岁岁携壶共赏。

(0)

山矾花

万花开遍郑花明,风堕纤纤萼频□。

小白挼香传七里,繁英筛雪饯三春。

无言甘作凌波弟,有意端凝老子身。

叶染嫩黄成色易,苔阶积糁总归尘。

(0)

满庭芳·其五泛梅

庾信何愁,休文何瘦,范叔一见何寒。

梅花酷似,索笑画檐看。

便肯嫣然一笑,疏篱上、玉脸冰颜。

须勤赏,莫教青子,半著树头酸。朱阑。

聊掩映,昆崙顶上,琪树团栾。

命儿曹班坐,草草杯盘。

旋折溪边□朵,琼蕤泛、蕉叶杯宽。

从教□,尊前有客,拍手笑颓山。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