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不见严夫子,底事城中不肯还?
门外白鸥三万个,几时相对绿波间?
一春不见严夫子,底事城中不肯还?
门外白鸥三万个,几时相对绿波间?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江上寄严八》中的片段。袁凯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严夫子的思念之情。诗中,诗人疑惑为何整个春天都没有见到严夫子,不禁问道:“底事城中不肯还?”这里的“底事”即为何事,表达了诗人对严夫子迟迟未归的关切和疑问。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门外的景象来寄托情感:“门外白鸥三万个”,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江边鸥鸟众多,似乎在暗示友人的孤独与远离尘世的意象。最后,诗人期待着与严夫子在自然环境中重逢:“几时相对绿波间?”表达了对与友人共享宁静时光的渴望,希望能在碧波荡漾的江面相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挂念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元黄剖判初,江流山即峙。
山不自道名,名况非其始。
六朝称鸡笼,㦯云因形似。
易谓名者谁,纷任后人揣。
汉魏前无闻,时宁未有此。
㦯开处士馆,教授传经旨。
㦯创浮屠宫,清净演禅理。
我来畅远目,元武澄见底。
欲倩扬清波,称谓一以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