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答徐司马荣奉化道中寄怀作用原韵》。全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自然中的自我反思。
首句“漫郎病困百计懒”,开篇即透露出诗人因病而身心俱疲的状态,百无聊赖,情绪低落。接着“性惟癖友还癖诗”一句,点明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即使在病中也不忘与挚友交流,通过诗歌表达情感。
“良朋遣走递情语,若匿冰窖邀阳曦”描绘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如同在寒冷的冰窖中寻找阳光的温暖,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对光明的渴望。
“眼前佳人半宿草,剑心斩斩持示谁?”这一句则转向对美好事物的感慨,虽然眼前的美好事物如同草木般短暂,但内心的坚定和执着却难以言表,仿佛在寻求一种永恒的价值。
“白云生憎冉冉去,青山苦与寥寥期。”白云和青山的意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兜春巷曲绾疏髻,强搜风月相嚅唲。”描绘了诗人试图在春日的巷弄中寻找灵感,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进行心灵的交流。
“颇思散骑唱中妇,玉兰花酽同疗饥。”这里借用了古代文学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在精神层面的满足。
“玉兰初花三五枝,黄毛乳莺飞当楣。”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玉兰花初开,黄莺飞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愁弦自媚张衡思,老面已丑犹娇痴。”诗人以张衡的愁思自比,尽管面容苍老,但仍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痴迷和追求。
“醉魂能御绿蛇马,冒星拟向君边驰。”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渴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
“君行剡曲川岩奇,野桃正发公棠湄。”描绘了友人前往剡曲的美丽景色,野桃盛开,预示着旅途的美好。
“我魂傍汝汝不见,问之枯狖当能知。”诗人想象自己跟随友人,但又无法直接相见,只能通过自然界的动物来传达心意。
“我容枯瘦近如狖,缚藤守洞难扬眉。”诗人自喻为瘦弱的猴子,被困在洞穴中,难以摆脱困境,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挣扎。
“幸兹饮啄惯荼蓼,未肯滥受尘缰羁。”诗人庆幸自己能够适应艰苦的生活环境,不愿意被世俗的束缚所限制。
“念君烦苦易疲悴,亦弗冒瘴行淹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担心友人在旅途中遭遇困难和疾病。
“马蚿百足不逃愤,见夔斯诉君毋嗤。”最后以马蚿(一种无脚的虫子)和夔(古代神话中的怪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友人能够勇敢面对困难,不必感到羞愧。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爱情、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