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避难六首·其五》
《山居避难六首·其五》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避地托山翁,归心亦欲东。

西村明骑火,北渡撼兵风。

抖擞尘衣黑,摩挲泪眼红。

何如且深隐,苟活老光鸿。

(0)
注释
避地:避难的地方。
托山翁:依靠山中的隐士。
归心:回归的心愿。
东:东方,这里可能指故乡。
西村:西方的村庄。
明骑火:明亮的骑马者灯火。
北渡:北方的渡口。
撼兵风:战事的风声,形容紧张的战斗气氛。
抖擞:抖落。
尘衣:满是灰尘的衣服。
摩挲:抚摸。
泪眼:含泪的眼睛。
何如:不如。
深隐:深深隐居。
苟活:勉强生存。
老光鸿:孤独的老雁,比喻自己。
翻译
我避难于山翁之地,内心也渴望回归东方。
西村闪烁着明亮的马火,北渡之处传来战事的风声。
抖落满身的尘土,擦拭着眼中的泪水,它们已变得通红。
不如就此深深隐居,哪怕苟延残喘,也要像孤雁一般度过余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山居避难六首(其五)》,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避难于山中,内心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首句“避地托山翁”描绘了诗人依靠山居生活,寄身于山野老人之中的情景。次句“归心亦欲东”直接抒发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希望能向东边的故乡进发。

第三句“西村明骑火”通过明亮的村庄灯火,暗示了外界的动态和诗人对家乡温暖生活的向往。第四句“北渡撼兵风”则进一步渲染了战乱的紧张气氛,北渡时感受到的兵戈之风让人心惊胆战。

第五句“抖擞尘衣黑”写诗人因逃难而衣衫褴褛,尘土满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最后一句“摩挲泪眼红”以动作细节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山居生活和战乱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时局下的无奈选择——暂且深藏山林,苟且偷生。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白莲出水是青莲,昨日微舒带酒颜。
蹈月来看开尽了,露华新洗玉杯寒。

(0)

云际寺前山顶却望幡竿、鹧鸪诸山二首

幡竿岭带鹧鸪山,雪後霜前紫翠间。
自掇胡床移好处,莫教漏眼一烟鬟。

(0)

糟蟹六言二首

霜前不落第二,糟余也复无双。
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

(0)

早行鸣山二首

淡淡清霜薄薄冰,膮寒端为作新晴。
殷懃唤醒梅花睡,枝上春禽一两声。

(0)

赠写真刘敏叔秀才二首

冰监传神苦未工,传来恰恰五秋风。
又将老丑形骸子,般入刘家画苑中。

(0)

招陈益之、李兼济二主管小酌。益之指蚕豆云

翠荚中排浅碧珠,甘欺崖蜜软欺酥。
沙瓶新熟西湖水,漆櫑分尝晓露胦。
味与樱梅三益友,名因蠢茧一丝约。
老夫稼圃方双学,谱入诗中当稼书。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