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学已亡古,吾嗟见牖今。
要君追面目,悬座当砭针。
一代愿存我,千秋不外心。
但无忠孝树,老死亦书蟫。
近学已亡古,吾嗟见牖今。
要君追面目,悬座当砭针。
一代愿存我,千秋不外心。
但无忠孝树,老死亦书蟫。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索包楷作师古图》。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传承的渴望。首句“近学已亡古”点明了现代与古代知识之间的断裂,流露出一种失落感。接着,“吾嗟见牖今”则表达了对当前时代教育方式的反思,暗示了传统教育方法的缺失。
“要君追面目,悬座当砭针”两句,诗人希望有人能继承和发扬古代的知识与智慧,将之比作悬挂在座位上的针,寓意着在知识的探索与修正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角色。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与期待。
“一代愿存我,千秋不外心”表达了诗人愿意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这份努力能够跨越千年,影响后世。这种宏大的愿景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最后,“但无忠孝树,老死亦书蟫”则强调了在知识传承的同时,更应注重道德品质的培养。没有忠孝之心,即使活到老死,也如同书籍中的蠹虫,只会腐化而不求进步。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警醒,也是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呼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化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漾澄湖净绿,吹乍皱、熨难平。
算如许春光,花朝花夕,花雨花晴。
年年不教孤负,几闲人、于此费经营。
逞尽莺花伎俩,奖成风月声名。木兰艓子小于罂。
随处有居停。但曲溪暂泊,招云可落,呼鸟能应。
红尘半生劳攘,回首来、醒梦总难凭。
便好乘风飞去,瑶天星斗晶晶。
鸳瓦霜浓,金缸一点幺荷烨。
吴娘匿笑隐红帘,小露裙儿摺。帘外冰轮碾雪。
问谁领、人间花月。缑山仙子,谪向尘中,还吹尺八。
绕径疏梅,凌寒早有幽香接。
玉人试与并梅花,一样无分别。休把凉州高揭。
惹多少、宫墙偷擪。酒徒肠热,词客魂消,都难安贴。
细雨还晴,剩寒新暖,清和天气。
五里长街,九龙峰下,比旧风光美。
良朋连袂,单衫小扇,依约冶游情味。
问谁家、曲径朱栏,红杏赤葵交媚。
沽来斗酒,颓然醉了,笑折花枝簪髻。
拍手狂呼,挥杯自劝,暗揾无端泪。
英雄失路,书生落拓,同是一般憔悴。
空归去,野水方塘,瞥看山翠。
急雨狂风,顷化作、晴空千里。
才过眼、炎凉反覆,谁为为此。
人世大都多此态,天公作俑何妨尔。
笑伊家、忽喜忽然悲,诚哉鄙。鼓棹去,随波驶。
叉手立,看云起。任英雄狡狯,闻雷丧七。
放我逍遥春梦外,容君千百秋毫里。
叹人间、逝者总如斯,徒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