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在临终前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首句“劳劳车马未离鞍”描绘出他一生忙碌,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未能停歇的辛劳形象。接着,“临事方知一死难”流露出他对即将面对死亡的感慨,意识到生命无常,责任重大。
“三百年来伤国步”回顾了中国三百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暗示了国家的衰败与艰难。“八千里外吊民残”则表达了对远方百姓困苦的哀悼,显示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两句寓含着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秋风宝剑孤臣泪”以秋风、宝剑和孤独的眼泪,形象地展示了他作为忠臣的悲凉心境,以及对未能实现救国理想的遗憾。“落日旌旗大将坛”则借落日和军旗,象征着他的军事生涯和壮志未酬。
最后两句“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直指当时中国面临的外部威胁,呼吁人们不要轻视当前的严峻形势,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和对后人的告诫。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沉痛和责任感的挽歌,体现了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丹极飞明诏,锋车召老臣。
仲舒经术䆳,贾谊谠言陈。
偃革怀殊俗,安田慰远人。
公心如皦日,江国自熙春。
散乱堆床帙,萧飕满案尘。
诡随吾不忍,高卧理还伸。
入奏能回主,当言莫爱身。
衮衣瞻望重,丈席侍趍频。
铅椠工无益,樵渔意巳亲。
白鸥波万里,浩荡未能驯。
云间高阁翠为帘,疑是仙居拥卫严。
虹影荡摇青帝阙,海风吹堕宝陀岚。
半空倒景惊奇绝,千丈摇光入顾瞻。
我自平生多异梦,似怜方朔诧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