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
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
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
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
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
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
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
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
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
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
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
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
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
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
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
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
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
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
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
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
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
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
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
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
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清湘道士潘静素抱琴南来予方谪居远屏郊外如逃虚中每佳辰良夜风清月明对脩竹俯清池必快作数弄如是几年今将北还旧隐索诗为别屡请而不懈因歌而送之》【宋·李光】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
https://shici.929r.com/shici/zmWQFA.html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潘静素的道人南行至炎热之地,以云水生活自适,寄身于枯木之间。诗人李光自述久居恶境,听惯了野蛮人的歌声,表达了对道人清雅生活的向往。道人来访,挥琴一曲,洗净诗人胸中尘埃,如同伯牙与师涓的音乐传承,让诗人感受到心灵与古人心意相通的美妙。琴声时而如鸾凤和鸣,时而似啼鸟聚集华屋,神韵自在,流水潺潺,回响在幽谷之中。夜晚琴声与霜钟相应,清晨则与萧萧竹声相伴。诗人最喜在静谧中读书,琴声朗朗,犹如寒玉振响,传达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诗中强调了与古人精神的共鸣,而非追求新奇世俗的表面形式。最后,道人即将北归,留下琴声与诗人为别,湘水从浑浊变为清澈,湘灵怀抱古琴等待道人的归来,月明之夜,诗人劝道人不要在江边停留过夜,寓意着道人离去后,留下的是纯净与美好的回忆。
君不见我家壁上六幅图,淡墨寒烟半江水。
上有巉然十二峰,乃似突兀当空起。
幽花妩媚闭泥土,乱石峥嵘入荆杞。
巫山县下水到天,神女庙前江接连。
溪流去与飞瀑乱,屋角却对寒崖悬。
阳台昨梦不知处,只今饥鸦迎客船。
饥鸟受食不肯去,舟子欣然得神护。
晓镜新妆敛旧屏,亦有馀红点荒树。
病夫坐稳便幽禅,每见此画心茫然。
文章事业已罢倦,少日气味无寅缘。
楚王不作宋玉死,莫雨朝云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