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承恩泽,临危勿择安。
牛衣寒卧易,马革裹尸难。
破虏陈奇计,策勋超达官。
兜鍪未可忽,从古出貂冠。
将士承恩泽,临危勿择安。
牛衣寒卧易,马革裹尸难。
破虏陈奇计,策勋超达官。
兜鍪未可忽,从古出貂冠。
这首诗通过对比将士在和平与战乱中的不同生活状态,以及对生死的思考,展现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首联“将士承恩泽,临危勿择安”开篇即点明了将士们在国家需要时勇于承担重任,不选择逃避的精神。接着,“牛衣寒卧易,马革裹尸难”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牛衣寒卧”与“马革裹尸”进行对比,前者是和平时期的生活状态,后者则是战争中牺牲的壮烈情景,以此来强调战争的残酷和牺牲的伟大。
“破虏陈奇计,策勋超达官”赞扬了将士们在战场上运用智慧,制定出奇计,不仅取得胜利,还因此获得超越常人的功勋。然而,“兜鍪未可忽,从古出貂冠”则提醒人们,即便是在和平时期,也不能忽视军事装备的重要性,因为历史上不乏因军事准备不足而失败的例子。整首诗通过对将士生活和精神的描绘,表达了对英勇无畏、忠诚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
千流分作涧,一脉暗通溟。
有水多愚辱,兹池独圣名。
变化无方在,停涵太极生。
悬知千岁人,人物此钟灵。
圣池在何许,乃在仙山顶。
云来白昼失,日照光夺镜。
一脉潜通沧海匀,千流竞出溪涧分。
兴云致雨泽枯槁,钟灵毓秀产至人。
夜看月照云不起,朝见风来波亦止。
任公不得暂垂钩,巢父安能频洗耳。
灵源混混真圆融,妙用衮衮元无穷。
四海苍生望霖雨,不应池底尚潜龙。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