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馀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
《水调歌头.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百馀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0)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风格各异,情感深沉。

第一首《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是苏轼写给友人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友人王安石在晚年疾病缠身,但仍怀有壮志,希望能功成名就后返回东海的情景。然而现实是“雅志困轩冕”,官场的束缚让他遗憾,只能将这份遗憾寄托于隐居之地沧洲。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二首《水调歌头·余去岁在东武》则是苏轼与弟弟苏辙的离别之作。诗人在中秋之际,面对弟弟的离去,感到深深的离愁,但同时也提醒弟弟要早作打算,享受退隐后的相聚之乐。他以自己醉酒和歌的场景,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以刘备与诸葛亮的典故,寓意即使不能共处高位,也能像他们那样在精神上相互扶持。

两首诗都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情感表达和人生哲理,既有对友情的深厚,也有对仕途的感慨,体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东昌公哀词·其五

一自封泉室,偏惊节序除。

白杨悲北郭,青草蔓飞墟。

天地存亡里,江湖涕泪馀。

寂寥身后事,不忍读遗书。

(0)

峡中

自昔偏安地,于令息战侵。

江穿巫峡隘,山凿鬼门深。

浊浪鱼龙黑,寒天日月阴。

夜猿啼不尽,凄断故乡心。

(0)

相逢行赠孙从一

长安风吹万物柳,与君走马相逢久。

昨朝邂逅尊酒间,二十年来一回首。

我官十年前,君官十年后。

眼底相看已壮龄,世间万事真翻手。

忆初少小来柬曹,君家兄弟同游遨。

尚书庭前两玉树,白日灿烂秋风高。

尔时见君气已豪,花颜云发青锦袍。

石麟在天动鳞甲,赤凤排云生羽毛。

只今骨格殊恒调,倾都见者嗟英妙。

恨不置之玉堂宾,谁令久待金门诏。

永嘉山水称绝奇,且与谢客同襟期。

花里开帘仙吏出,松间著屐山人随。

尚书风义古无比,如君更是尚书子。

尚书东山閒白云,高卧不为苍生起。

汉庭我亦东方生,怅望名山无限情。

海云浩歌起春色,送尔万里东南行。

(0)

寄粹夫四首·其四

阮公虽旷达,于道未真见。

石髓不可餐,赤文讵能辨。

服理昧情性,眩物矜神诞。

傥君示中行,遥垂大人撰。

(0)

赠别孟望之四首·其四

公子事远游,离别无复云。

丈夫万里志,焉能恋故群。

我有千金剑,经天决浮云。

龙光久未试,姑以持赠君。

愿言终永佩,勿令埋尘氛。

(0)

拟古诗十八首·其三

名都有高楼,上入青云端。

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

佳人理清曲,当户横朱弦。

扬音綵霞里,令颜谁不观。

宾客会四座,丝竹哀且繁。

日中车马至,薄暮皆言还。

听曲各言好,知音良独难。

谁为同心人,并起乘双鸾。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