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苦多风,花残不见红。
问花宁自觉,愁杀白头翁。
春晚苦多风,花残不见红。
问花宁自觉,愁杀白头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晚书二首》(其一)中的第一句。从这简短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日傍晚的深深感慨。"春晚苦多风",描绘出春天即将过去,而风却依旧频繁,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凄凉之感。"花残不见红"进一步渲染了暮春景象,花朵凋零,失去了往日的鲜艳色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问花宁自觉"这一句,诗人以拟人手法,向花儿发问,暗示花儿是否能感知到自己的凋零和季节的变迁,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哀愁。最后,"愁杀白头翁"直抒胸臆,一个"愁"字,道出了诗人因春光消逝、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深深忧虑和哀愁,形象地刻画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晚春时节的孤独与悲凉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