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竹溪君所庐,我家此物也扶疏。
何时归去数来往,不似而今空寄书。
东郭竹溪君所庐,我家此物也扶疏。
何时归去数来往,不似而今空寄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寄向伯休且约他日道为芗林之游二首(其一)》。诗中,诗人以“东郭竹溪君所庐”起笔,描绘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竹木的茂盛,仿佛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归乡共叙的渴望,希望能与友人亲自往来,共享时光,而不是像现在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这种情感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相聚难的遗憾。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情感交流和对友情深沉怀念的诗篇。
君臣以道合,言出心莫逆。
膏泽下于民,美化施无极。
中世此道衰,言如水投石。
义士以死争,直谏或有益。
折槛制留今,断鞅事存昔。
当车血污轮,伏蒲涕沾席。
昭然贯日诚,屹尔回天力。
谁将丹青手,图此忠义迹。
传之置坐隅,能使懦夫激。
斯人不复见,壮哉古遗直。
庐陵间世才,妙手归大匠。
文章振古风,独立无与两。
诗篇尤藻丽,句法含万象。
平夷谢雕镌,醇厚如酝酿。
温温廊庙姿,不作穷愁相。
平生蹈难危,利口困谗谤。
终焉自光明,学者共师仰。
每诗必言归,耕钓箕颍上。
但欲风波息,岂是事高尚。
收身及未老,六一聊隐放。
九原如可作,非公复谁向。
纷纷吏事何时已,随扫随生畏首尾。
那知动静不相关,安用杜门并洗耳。
曾侯作轩治丞事,雁鹜成行亦衣紫。
偷閒扫溉哦其间,壁记当须倩韩子。
榜之吏隐名者谁,梁溪拙翁前柱史。
萧然一室自可人,况有明窗兼净几。
隐中涵养得佳趣,致远自应从兄起。
王良伯乐世岂无,騕袅骅骝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