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削群峰列四垣,仙宫高坐不知寒。
春前萤火明丹灶,夜静流星落斗坛。
几穴雕梁巢白蚁,一家衰草住黄冠。
山尊对语梅花下,福地而今路亦难。
碧削群峰列四垣,仙宫高坐不知寒。
春前萤火明丹灶,夜静流星落斗坛。
几穴雕梁巢白蚁,一家衰草住黄冠。
山尊对语梅花下,福地而今路亦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道观景象。首联“碧削群峰列四垣,仙宫高坐不知寒”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峰峭立、道观高耸的场景,仿佛仙人在此悠然自得,不受外界寒冷的影响。颔联“春前萤火明丹灶,夜静流星落斗坛”则通过萤火虫和流星的点缀,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氛围,春前的萤火与夜空中的流星,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道家追求的自然和谐与超凡入圣。
颈联“几穴雕梁巢白蚁,一家衰草住黄冠”转而描写道观内部的细节,白蚁在雕梁上筑巢,黄冠道士栖息于衰草之间,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道观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暗示了修行者与世无争、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尾联“山尊对语梅花下,福地而今路亦难”则以山尊(可能指山神或道观的尊贵人物)与梅花为背景,进行对话,象征着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表达了通往这种精神世界的道路并非易行,需要修行者付出努力和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冲虚观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道家文化中追求的自然和谐、超凡脱俗与精神修炼的主题,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