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流趺坐久,夕露坠衣繁。
山色晚逾翠,滩声宵更喧。
林深灯避影,云重月亏痕。
不爱闻鸡犬,停舟莫近村。
临流趺坐久,夕露坠衣繁。
山色晚逾翠,滩声宵更喧。
林深灯避影,云重月亏痕。
不爱闻鸡犬,停舟莫近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船上静坐时所见所感的宁静与幽美景象。首联“临流趺坐久,夕露坠衣繁”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流水,长时间静坐的情景,傍晚的露水纷纷滴落在他的衣物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山色晚逾翠,滩声宵更喧”两句,通过对比晚上的山色更加翠绿,以及夜晚滩水的声音更加喧闹,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
“林深灯避影,云重月亏痕”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神秘与静寂,树林深处,灯光似乎在躲避着夜色的阴影,而厚重的云层遮蔽了月亮,留下了一道残缺的痕迹。最后,“不爱闻鸡犬,停舟莫近村”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他不愿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希望远离人群,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
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休说。搴木末。
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
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
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
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拄杖重来约。对东风、洞庭张乐,满空箫勺。
巨海拔犀头角出,来向此山高阁。
尚两两、三三前却。
老我伤怀登临际,问何方、可以平哀乐。
唯酒是,万金药。劝君且作横空鹗。
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九万里风斯在下,翻覆云头雨脚。
更直上、昆崙濯发。
好卧长虹陂十里,是谁言、听取双黄鹤。
推翠影,浸云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