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斋中二首·其一》
《忆斋中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高斋一远眺,西南见秋山。

景翳夕阴起,竹密幽禽还。

赏惬虑方融,理会心自闲。

谁料今为客,寥落一窗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斋远眺的情景,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句“高斋一远眺,西南见秋山”,开篇即以“高斋”点明地点,通过“远眺”引出所见之景——西南方向的秋山。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接着,“景翳夕阴起,竹密幽禽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山林间的光影变化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夕阳的余晖透过茂密的竹林,映照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同时,归巢的鸟儿穿梭于竹林之间,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仿佛是大自然最真实的乐章。

“赏惬虑方融,理会心自闲”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内心感受。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释放,忧虑消散,心灵得到了宁静与平和。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不仅让诗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更让他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一句“谁料今为客,寥落一窗间”则透露出诗人作为客居他乡之人的情感。尽管眼前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寂寞感依然难以避免。这句诗以淡淡的哀愁收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美丽画卷,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在自然美景的映衬下,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而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当下处境的感慨,则增添了作品的深度与情感的丰富性。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过武胜关

作客由燕赵,今朝入楚来。

岩城临翠壁,荒磴没苍苔。

山鸟一声寂,飞泉百道开。

潇湘云正远,征骑几时回。

(0)

题平湖沈客子燕京春咏后·其一

京洛何妨拥鼻游,欺他富骆斗银镂。

景龙新敞鸾台署,底事云卿衣故裘。

(0)

归舟·其一

一棹乘流下,苍茫云树边。

归心朝雨后,客路夕阳前。

有梦知何地,无家欲问天。

半生飘泊处,应不受人怜。

(0)

湖上晚归·其二

水上箫声绕翠微,晚风吹絮恋人衣。

无端催促城中去,暮雨吴山独自归。

(0)

潼关

连山觅路纵横断,粉堞当空结构牢。

万里河流蒲坂动,九天秋色岳莲高。

燕齐无计挠秦帝,关陇频闻唱《董逃》。

设险当年隶畿辅,庙谟亲见紫宸劳。

(0)

东台望海峰

层层峭石拥高台,就里藤萝百道开。

身在云中天水合,更于何处见蓬莱?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