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菊那能采,茱萸兴不忘。
商船向南去,凭与问浔阳。
佳菊那能采,茱萸兴不忘。
商船向南去,凭与问浔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重阳节(九日)的传统习俗的怀念。"佳菊那能采"表达了对未能亲自采摘菊花以应节的遗憾,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和长寿,是重阳节的重要元素。"茱萸兴不忘"则提及茱萸,古人认为佩戴茱萸可以避邪消灾,这也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商船向南去,凭与问浔阳"通过想象一艘商船南行,诗人借此机会向远方的朋友浔阳(可能指浔阳江或浔阳城,古代地名)传达自己的思念和问候。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寓含了对远方生活的想象和对家乡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既展现了重阳节的风俗,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交流,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情味。
西镇何穹崇,壮哉信灵造。
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傍见巨掌存,势如石东倒。
颇闻首阳去,开坼此河道。
磅礴压洪源,巍峨壮清昊。
云泉纷乱瀑,天磴屹横抱。
子先呼其巅,宫女世不老。
下有府君庙,历载传洒扫。
皇明应天游,十月戒丰镐。
微未忝闲从,兼得事蘋藻。
宿心爱兹山,意欲拾灵草。
阴壑已永閟,云窦绝探讨。
芳月期来过,回策思方浩。
符传有光辉,諠諠出帝畿。
东邻借山水,南陌驻骖騑。
握手凉风至,当歌秋日微。
高幨去勿缓,人吏待霜威。
天借春光洗绿林,战尘收尽见花阴。
好生本是君王德,忍死何妨壮士心。
曾贺截云翻栅远,仍闻斸冻下营深。
井陉昨日双旗入,萧相无言泪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