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陪祀山陵二首·其二》
《九日陪祀山陵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扪萝直上最高头,万里苍茫生客愁。

白露衣袍千嶂夕,紫微环佩七陵秋。

月明远塞知胡遁,风急长杨恐帝游。

天末彩云如有意,至今常傍翠华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历史的感慨。首句“扪萝直上最高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攀登至山顶的情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高处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万里苍茫生客愁”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融合,通过辽阔的视野激发起旅人的孤独与忧愁。

“白露衣袍千嶂夕,紫微环佩七陵秋”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白露象征着清晨或夜晚的清新与凉爽,千嶂则描绘出山峦连绵不绝的壮丽景象;紫微代表皇宫,七陵则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含了对历史与权力的思考。

“月明远塞知胡遁,风急长杨恐帝游”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月明远塞,暗示边关的宁静与遥远,胡遁可能是指敌人的隐匿或消失,也可能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风急长杨,则可能指皇家园林中的长杨宫,风急可能预示着某种不安或警觉,也可能是对帝王出游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最后,“天末彩云如有意,至今常傍翠华流”两句,以彩云和翠华(帝王出行时所乘之车)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感慨。彩云似乎有意跟随翠华,既是对帝王行踪的想象,也是对过往辉煌与现今景象的对比,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政治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三题玉妃献册图,为汝宁金使君夫人生日

琳畹琼妃,瑶台金母,当年曾驾蟾蜍。

因披玉册,还御五云车。

絓去庐江锦帨,闺房秀、早被霞裾。

淮西路,春城千骑,夫婿上头居。

五花裁作诰,香奁百琲,总是珍珠。

看平头擎履,编齿吹竽。

献得龙泥旧简,传经后、莫问居诸。

闲相视,山桃片片,飞满玉床书。

(0)

小重山·其三

花里重寻赵璧弹。流黄朝日映、织初残。

停机暗下理双鬟。调弦请,莫是喜幽兰。

弦涩苦难安。机丝曾裂指、沁心寒。

思繁错记写离鸾。弹多误,频脱指环看。

(0)

浣溪沙·其二

溪女妆成出若耶。芹丝萍蔓逼流斜。

青苔石上浣新纱。

爱把单鬟捎竹叶,羞将双脸近荷花。

缇油前覆夜来车。

(0)

踏歌词·其一

园里花成子,梁间絮作泥。

风鸢移柱线,云母贴窗衣。

漫摘鬓边篦,上有闹蛾儿。

(0)

南乡子·其二

藤菜暖,荔枝乾。青蛉河畔碧鱼餐。

愿绞桄榔皮里肉,炊乌木。暂与小郎充晚腹。

(0)

和吴升甫见寄韵二首·其一

楚泽苍茫带夕晖,暂投簪佩上苔矶。

孤云不解离情苦,犹自纷纷上客衣。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