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重山·其三》
《小重山·其三》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小重山

花里重寻赵璧弹。流黄朝日映、织初残。

停机暗下理双鬟。调弦请,莫是喜幽兰。

弦涩苦难安。机丝曾裂指、沁心寒。

思繁错记写离鸾。弹多误,频脱指环看。

(0)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小重山·其三》是一首抒写女子心事的小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花丛中回忆旧情的场景。"花里重寻赵璧弹",以花为背景,暗示了女子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赵璧弹"可能是乐器或珍贵的物品,象征着过去的爱情。

"流黄朝日映、织初残",描绘出清晨阳光透过流苏的织物,映照出女子纺织的场景,暗示她曾为生活辛勤劳作,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停机暗下理双鬟",女子停下手中的活计,悄悄整理头发,透露出内心的复杂情感,可能是在思念中默默回味与赵璧的点滴。

"调弦请,莫是喜幽兰",女子拿起琴弦,似乎在寻找赵璧喜欢的幽兰之音,这可能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也寓言着她对赵璧的深深怀念。

接下来的"弦涩苦难安",表达了琴弦生涩,难以流畅地弹奏,喻示了女子内心的情感纠葛和难以排解的哀愁。"机丝曾裂指、沁心寒",则通过回忆过去因纺织而受伤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她对赵璧的思念和痛苦。

最后两句"思繁错记写离鸾",表明女子思绪纷乱,连琴谱都记错了,甚至频繁地摘下手指上的戒指,凝视着它,寄托对赵璧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深陷回忆、思念中的女子形象,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雨后溪边见早梅

老乾疏枝浸寒碧,浅香孤韵带微霜。

迎风破萼未全折,含笑佳人对晓妆。

(0)

上清宫

十年重到上清宫,石磴泉梯屈曲通。

(0)

五言白话诗·其十六

狼多羊数少,莫畜恶儿子。

年是无限年,你身甚急速。

有意造罪根,无心念诸佛。

你从何处来,脓血相和出。

身如水上泡,暂时还却没。

魂魄游空虚,盲人入暗窟。生死如江河,波浪?啾唧。

(0)

昭阳落花

空树落花时,宫嫔泣暮晖。

尽皆承雨露,争不惜芳菲。

残蕊犹黏草,馀香尚惹衣。

无言属青鸟,青鸟自衔飞。

(0)

寓居临平山下三首·其三

散发垂肩久不簪,竹床推枕就藤阴。

涧傍春渡水流急,山半夜归云色深。

拂槛数竿为去处,随波一叶是浮沉。

世间年少正行乐,应笑老人无事心。

(0)

江南杂题·其十一

碧草分遥岸,清池入细流。

投铺虚饮马,自物且垂钩。

小鸟闻批颊,征虫弄印头。

何妨一壶酒,远远棹扁舟。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