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歌词·其一》
《踏歌词·其一》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踏歌词

园里花成子,梁间絮作泥。

风鸢移柱线,云母贴窗衣。

漫摘鬓边篦,上有闹蛾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园中花朵和梁间飞絮的细致描绘,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季节特色。"园里花成子"暗示着花儿已经结出果实,"梁间絮作泥"则形象地写出柳絮纷飞,如同雪花般堆积成泥。"风鸢移柱线"描绘风筝在春风中飘荡,线轴随之移动的情景,"云母贴窗衣"则以云母装饰窗户,增添了几分雅致。

最后一句"漫摘鬓边篦,上有闹蛾儿"则转向了人物的细节描写,诗人随手摘下头上的篦子,发现上面粘着一只蝴蝶,"闹蛾儿"是对蝴蝶的昵称,生动地表现出春日里的活泼与热闹。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清代毛奇龄对日常琐事的独特观察和细腻情感。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寿外舅富顺赵使君

天家积庆如江河,千枝万叶鲁卫毛。

声名赫赫照今古,骨相飘飘多俊髦。

惟安懿王迈种德,当时庙社遗勋劳。

本支百世端未艾,绵绵瓜瓞更崇高。

只今中兴得旦奭,夹辅日月参夔皋。

自馀材德踵相望,磊落抱负皆英豪。

或持皮帛登台省,或奉符竹分旌旄。

金川丈人最后出,平生力学勤持操。

高谈奥论不可到,一洒万字无停毫。

聊将圭撮试当世,已被天语加崇褒。

从此公道更开泰,未必奔走悬三刀。

念昔南宫陪俊翮,偶附骥尾辞蓬蒿。

因蒙顾盼被收录,得拜门下恩则叨。

自怜薄命薄如叶,十年再尔吟离骚。

世间情态已百转,每叹慈爱终坚牢。

今逢佳节揆初度,欲荐眉寿酬甄陶。

丈人丈人听我语,我语憔悴空啾嘈。

白圭三复古亦少,缁衣改为今可遭。

人言恺悌必富贵,恺悌富贵何由逃。

不愿归来一尊酒,但愿努力登三鳌。

我欲执鞭追壶中之日月,荐海上之蟠桃。

(0)

去年微之国史读易彻章梦谒晦翁相与从容话言今年读周官再用前韵录以垂教正谨依韵酬谢·其一

伊人寤寐自求之,钻仰应无咫尺违。

试看后来身愿学,便如当日自归依。

及门定许偕行止,下笔何由谬是非。

好把遗编还指示,也教都识大音希。

(0)

畅伯圭父子下第归乡携嗣由广文书并手佳章宠贶正旧读程门遗书知有潜道者列由求之间今见伯圭父子姓名不胜惊喜因问家世出处果潜道近族遂用其韵反其意出鄙语以谢庶几朋友相与切磋之义也

先正传家逮泗滨,一言一论本诸身。

是间极力窥真际,物外何心逐像人。

蹈履若迷天所赋,奔驰犹误实之宾。

都将出处束高阁,明日从容傥细陈。

(0)

观灯口号十首·其六

珠络琉璃到地垂,凤头衔带玉交枝。

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

(0)

观灯口号十首·其二

市楼歌吹太喧哗,灯若连珠照万家。

太守令严君莫舞,游人空带玉梅花。

(0)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八

桑间篝火却宜蚕,风土相传我未谙。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衫。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