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求未易达,谁度他人心。
父母忧从昔,乾坤惨自今。
晨参疑在列,夕步似微吟。
此恨终予世,山高共海深。
诚求未易达,谁度他人心。
父母忧从昔,乾坤惨自今。
晨参疑在列,夕步似微吟。
此恨终予世,山高共海深。
这首诗名为《悼铁机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句“诚求未易达,谁度他人心”,开篇即道出了对逝者情感的难以言表与理解的难度,暗示了悼念的复杂性。接着,“父母忧从昔,乾坤惨自今”两句,将哀思扩展至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包含了对生者因失去亲人而产生的普遍悲痛感受的共鸣。
“晨参疑在列,夕步似微吟”描绘了悼念者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通过晨间的参拜与夜晚的散步,表现了对逝者的思念与缅怀。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晨参与夕步分别代表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内心的自我对话,微吟则暗示了悼念者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抒发。
最后,“此恨终予世,山高共海深”以强烈的语言表达了对逝者之恨的永恒性,以及这种情感的深沉与广泛。山高与海深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哀思的深远与不可磨灭,同时也暗示了悼念者与世界共同承受着这份沉重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悼念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这种情感在时间长河中的持久与广度。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
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
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
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黔南从事客,禄利先来饶。
官受外台屈,家移一舸遥。
夜猿声不断,寒木叶微凋。
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