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闲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
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
久闲仙客降,高卧诏书来。
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九华山中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先生九华隐,鸟道隔尘埃"表明隐者选择了九华山作为隐居之地,即使是鸟儿飞过,也似乎与尘世的喧嚣相隔离。"石室和云住,山田引烧开"则形象地展示了隐者的生活环境,他的居所如同石室,与云共处;而山中的田地,则通过焚烧的方式进行开垦,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活动。
"久闲仙客降,高卧诏书来"一句透露出隐者与世间的联系,他虽然远离红尘,但仍有来自上层建筑的信息或者邀请传达给他。"一入深林去,人间更不回"则表明隐者对于再次融入人间社会没有兴趣,一旦踏入深林之中,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不再返回尘世。
整首诗通过对九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隐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对酒当歌,无愁可解,是个道人标格。
好风过耳,皓月盈怀,清净水声山色。
世上千年,山中七日,随处惯曾为客。
尽虚空、北斗南辰,此事有谁消得。
曾听得、碧眼胡僧,布袍沧海,直下钓丝千尺。
掣取鲸鱼,风雷变化,不是等闲奇特。
寒暑相催,乾坤不用,历劫不为陈迹。
可怜生、忘却高年,长伴小儿嬉剧。
玉雪梨涡,锦云桃扇,紫箫双凤和鸣。
觥船初棹,烟绕博山青。
最喜清和天气,绿阴静、梅雨初晴。
高斋里,马融书帐,风卷绛纱轻。
华年才几许,培风健翮,曾试修程。
偶归来林下,间听松声。
笑道葵花似我,芳心在、向日长倾。
黄河水,如今重看,朝□暮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