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九苏方》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九苏方》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四言诗

苏方之赤,在胡之舶。其利乃博,我土旷兮。

我居阗兮,我衣不白兮。

朱紫烂兮,传瑞晔兮,相唐虞之维百兮。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九)》。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通过对苏方之赤与胡舶之利的描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个人情感。

诗中的“苏方之赤”指的是美好的制度或文化,而“在胡之舶”则是外来的、异质的东西。这种对比暗示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于外来影响的警觉。“其利乃博”,则是在强调这些来自他乡的事物带来了广泛的利益,可能是指外来的技术或知识。

“我土旷兮”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所处土地的感慨和空旷之感。接着的“I居阗兮,我衣不白兮”则是在表达个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困顿,"我衣不白兮"可能是暗指自己的身份或境遇,并非理想中的状态。

而“朱紫烂兮,传瑞晔兮,相唐虞之维百兮”则是在用富丽的词汇描绘一种希望和向往。这里的“朱紫”象征着高贵与尊荣,“传瑞晔”意味着祥瑞和光明,而“相唐虞之维百兮”则是表达了对历史上盛世美好的回忆和追求,"唐虞"指的是古代的圣王尧(唐)和舜(虞),而“维百”则象征着长久和稳固。

整首诗通过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赠庄童子

日诵千言七岁儿,方员动静早能知。

还家更读韩公序,器业他年必大奇。

(0)

民事堂

亲擢深蒙圣主恩,宜知民事训词温。

仰惟睿意思邦本,要使书生识治原。

不惮勤劳驰禹会,敢忘精白奉尧言。

它时上问苍生事,愿竭孤忠慷慨论。

(0)

伯夷

避纣穷居北海滨,归来端为有仁人。

武王不听车前谏,饿死西山志亦伸。

(0)

唐庄宗

十年征战不知劳,三矢功成意气豪。

自咤身为李天下,焉知祸起郭门高。

(0)

予有书閤仅容膝东有隙地初甚荒芜偶于暇日理成小园径以通之杖藜日涉于其间几欲成趣然花木萧疏不足播之吟咏谩赋十一小诗以记园中之仅有者时甲戌仲冬也.青青径

小径循园辟,青青草色都。

主人犹未仕,时得理荒芜。

(0)

昌龄频开尊再用前韵

人生常患如意稀,利名扰扰何足奇。

谁能如我惠连弟,有园有酒兼能诗。

种秫西畴都几斛,时见小童驰片幅。

风轩洒扫又相呼,适有嘉鱼馈羊续。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