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檐疏雨夜深深,清彻寒窗梦不成。
却忆拥蓑篷底宿,静听千点落江声。
虚檐疏雨夜深深,清彻寒窗梦不成。
却忆拥蓑篷底宿,静听千点落江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雨中的独特体验与感受。首句“虚檐疏雨夜深深”,以“虚檐”二字营造出一种空灵、幽静的氛围,而“疏雨”则暗示了雨势不大,却足以打破夜晚的宁静。接着,“夜深深”三字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静谧,为整首诗奠定了一个深沉、内敛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清彻寒窗梦不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无法入眠的夜晚,窗外的雨声与室内清冷的寒气交织在一起,使得原本可能有的梦境也无法成形。这里通过“梦不成”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环境的干扰,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困扰或思绪的纷扰。
后两句“却忆拥蓑篷底宿,静听千点落江声”,则是诗人情感的转折与升华。他回忆起曾经在篷下住宿的经历,那时的静听雨落江面的声音,似乎成了对当下情境的一种逃避或寄托。这里的“静听”二字,既是对自然之声的细腻捕捉,也是诗人内心寻求平静与安宁的体现。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复杂心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内心的微妙反应,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宋诗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