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有人家住清河源”即设定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环境,而“渡河问我游梁园”则显示出诗人对这片风光的向往和亲切。
接着,“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透露出诗人在阅读和思考中获得的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里的“道经”很可能指的是道家典籍,而“内篇”则是《庄子》中的篇章。这里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更深层次真理的追求和领悟。
“卢门十年见秋草, 此心惆怅谁能道”则是一个转折点,从这里开始,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低沉和复杂。卢门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而“十年见秋草”说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此心惆怅谁能道”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情感的难以言传,它是一种深沉而又无法与他人分享的心绪。紧接着,“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则表明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中的景象,则让人联想到秋天萧瑟的景色和离别的孤独。这里的“别时”指的是分别之时,而“九月桑叶疏”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逐渐消退的一个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最后,“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表达了一种急切和迫切。这里的“爱君”指的是对朋友的深情,而“且欲君先达”则是希望朋友能够先行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结尾的“今上求贤早上书”可能是在表达诗人自己对于仕途或学业上的急迫和期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它不仅仅是对朋友的一般思念,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共鸣,是诗人对于友谊、理想以及个人追求的一次深刻表达。
万峰束笋破青冥,上尽丹梯倒建瓴。
玉虎转轳牵栈石,铁犀悬缆度空舲。
东风细雨过寒食,春水新波涨驿亭。
画岭画溪兼画舫,更铺金屑映芳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