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龙泉寺石井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深刻领悟。
“山腰石有千年润”,这里的“千年润”指的是长期不断的水流给石头带来的光滑和湿润,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循环不息。王安石通过这一描写展现出他对自然永恒主题的思考。
“海眼泉无一日乾”,“海眼”指的是井或泉水源充沛如大海一般,而“无一日乾”则强调了这个泉水的恒久不竭。王安石借此表达出对生命之源和自然赋予万物生机的赞美。
“天下苍生待霖雨”,这里的“苍生”泛指一切生长的生物,而“待霖雨”则是形容这些生物都在期待着滋润它们成长的雨水。这一句传达了自然界中生命与水分不开的密切关系。
最后,“不知龙向此中蟠”,这里的“龙”通常被认为是吉祥、力量和神秘的象征,而“向此中蟠”则可能隐喻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潜藏在这个泉水之中。王安石通过这一描写,似乎在暗示这个泉水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有着某种神性或神秘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山腰古井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生命之源以及超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
万嶂周遭立,双溪会合流。
虽晴云可掬,但雨涨堪忧。
岭不通商担,湍偏拒客舟。
穹林长似暮,乱石自生秋。
僻壤连衢婺,遗风染粤瓯。
百家成聚落,何地许遨游。
晓市花猪肉,宵檠菜子油。
清醇誇好酒,白粲胜他州。
富货资杉筏,贫羹仰芋畴。
伺窥多鬼蜮,谈笑乏朋俦。
俗乐军中借,歌筵梦裹求。
画仙丹灶冷,诗衲翠峰幽。
箭竹寻常采,绵华琐屑收。
银坑归武断,铁冶费冥搜。
野性常轻死,官方亦欠优。
昔常骚寇贼,今幸偃戈矛。
岁熟宽租赋,庭空省系囚。
扶颠如有策,安分复奚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