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公祠·其一》
《宣公祠·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

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0)
注释
相唐:形容唐朝的盛世。
德丛:美德聚集。
复兴隆:再次兴盛繁荣。
仁义:仁爱与正义。
条陈:详细陈述。
百奏:各种奏章。
中:其中。
正欲:正当想要。
谏君:向君主进谏。
今别驾:现在担任副职官员。
延龄:延长寿命,引申为官职长久。
孤忠:孤独的忠诚,指独自坚持的忠诚。
翻译
唐朝盛世再次繁荣昌盛,
仁爱正义的主张在各种奏章中被详述阐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宣公祠(其一)》。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忧虑和个人忠诚的情怀。

“相唐德丛复兴隆”一句,通过对古代贤相唐甄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境界的向往。唐甄是西汉初年的名臣,以忠直著称,他辅佐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功绩,被后世广泛传颂。这里的“德丛”指的是美好的品德和政绩,而“复兴隆”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美好能够再次出现的心愿。

接着,“仁义条陈百奏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政治理念。“仁义”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这里的“条陈”则意味着详细地提出建议,而“百奏中”则描绘出一个场景:无数的表达忠心的文书堆积如山。

第三句“正欲谏君今别驾”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冲突。“正欲谏君”表明诗人有着迫切的愿望要向君主进言,而“今别驾”则预示了一种即将发生的离别,这里的“驾”指的是帝王的车马,象征着君主。

最后一句,“延龄更不念孤忠”,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忠诚之情难以为世所知的悲哀。“延龄”通常指长寿,但在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机遇的错失。全句中的“更不念”表示一种深沉的无奈,而“孤忠”则是诗人对自己忠诚之心的自我评价,感到自己的忠诚如同孤魂野鬼,无人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个人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中的无力感所产生的深刻忧虑。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一七六

后人得道何穷数,万别千差同此路。

成人者少败人多,达理契经无作做。

(0)

證道歌·其三十四

摘叶寻枝我不能,和根拔出示众生。

只这菩提本无树,撩天映岳碧层层。

(0)

證道歌·其二○二

百年妖怪虚开口,五伯生亲狐兔走。

百丈峰前一句新,不昧光中犹未了。

(0)

證道歌·其四十一

镜里看形见不难,徒劳渡水与登山。

演若达多头不失,狂怖自歇快平生。

(0)

證道歌·其二六六

大悟不拘于小节,猛燄炉中捞霰雪。

石头垂足示长髭,修行有甚相交涉。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三

饭了从容图睡快,杲日丽天无可晒。

薄?轻雾没虚空,饱塞虚空全不奈。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