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畔牢愁挥咏毫,昔今今昔叹逢遭。
欢娱总结忧愁种,缱绻何如淡泊高。
懒畔牢愁挥咏毫,昔今今昔叹逢遭。
欢娱总结忧愁种,缱绻何如淡泊高。
此诗《今昔》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比“昔”与“今”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句“懒畔牢愁挥咏毫”,诗人以“懒畔”二字开篇,暗示了内心的疲惫与厌倦,即使面对笔墨纸砚,也提不起兴致去抒发情感。接着“牢愁”一词,进一步描绘出内心的愁苦难以排遣,即便是挥毫泼墨,也无法完全释放心中的郁结。
次句“昔今今昔叹逢遭”,诗人将时间概念巧妙地融入诗句中,“昔”与“今”形成对比,感叹于过去与现在的遭遇。这里的“逢遭”既指遭遇,也暗含命运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反思。
第三句“欢娱总结忧愁种”,诗人将欢乐与忧愁并置,指出欢愉往往伴随着忧愁,如同硬币的两面,难以完全割裂。这句诗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以及快乐与痛苦共生的本质。
最后一句“缱绻何如淡泊高”,“缱绻”形容情感深厚而缠绵,此处则用来表达对深沉情感的追求。然而,在诗人看来,真正的智慧在于“淡泊”,即不为外物所累,保持心灵的宁静与高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昔”与“今”的对比,以及对情感、人生、智慧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