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病起宵征,清霜下四更。
驿围红树远,月过黑云明。
北道谙齐语,东平入汉城。
何人愁远戍,蜀道正难行。
支病起宵征,清霜下四更。
驿围红树远,月过黑云明。
北道谙齐语,东平入汉城。
何人愁远戍,蜀道正难行。
这首明代诗人张羽(凤举)的《晓入东平》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画面。首句“支病起宵征”,写诗人因病而深夜起身,显示出旅途的艰辛。接着,“清霜下四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寒霜降临时分,时值凌晨四点。
“驿围红树远”描绘了沿途景色,驿站周围的红树在远处若隐若现,色彩鲜明,与霜白的背景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而“月过黑云明”则暗示天色渐亮,月亮穿过乌云,光线穿透黑暗,象征着希望和前行的方向。
诗人继续表达自己的行程:“北道谙齐语,东平入汉城。”他熟悉北方的语言,即将进入东平,可能暗示着旅程的目的地或与当地文化的交融。最后一句“何人愁远戍,蜀道正难行”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戍守边疆的人们的同情,同时也寓言了自己的旅途不易,暗含了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黎明时分艰难跋涉的情景,以及对边疆戍卫者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几州闻出刺,谣美有江民。
正面传天旨,悬心祷岳神。
尺书先假路,红旆旋烧尘。
郡显山川别,衙开将吏新。
散招僧坐暑,闲载客行春。
听事棋忘着,探题酒乱巡。
好编高隐传,多貌上升真。
近日居清近,求人在此人。
徭蜀时未改,别家乡念盈。
忆昨出门日,春风发鲜荣。
及兹旋辕地,秋风满路生。
昏晓思魏阙,梦寐还秦京。
秦京开朱第,魏阙垂紫缨。
幽独玄虚阁,不闻人马声。
艺业为君重,名位为君轻。
玉琴知调苦,宝镜对胆清。
鹰饥常啄腥,凤饥亦待琼。
于君自有属,物外岂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