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好丛薄,蔽路何萧椮。
梢云适天籁,积翠延幽禽。
山居人事间,闭户寒森森。
亦携白木镵,陟巘斸苓蔘。
苦无翁子斤,槎蘖横相侵。
岂知此山腹,有宝纷埋沈。
磊落璞如䃜,其社称黑金。
或疑娲皇余,兼补地轴深。
又疑司寒主,所藏恒固阴。
地近玄都玄,人似黔雷黔。
孱儿皆五丁,壑谷穷千寻。
作下骇行路,砰訇闻壮音。
讵如西凉夷,百条同赆琛。
取余用之遍,生灭无古今。
常嗤焦孝然,济人徒苦心。
更怜朱隐士,茧足疲高岑。
兹岩有烂柯,无客珍焦琴。
只防釜鬲虚,不见连旬霪。
空山愁煮木,惆怅此乔林。
北山好丛薄,蔽路何萧椮。
梢云适天籁,积翠延幽禽。
山居人事间,闭户寒森森。
亦携白木镵,陟巘斸苓蔘。
苦无翁子斤,槎蘖横相侵。
岂知此山腹,有宝纷埋沈。
磊落璞如䃜,其社称黑金。
或疑娲皇余,兼补地轴深。
又疑司寒主,所藏恒固阴。
地近玄都玄,人似黔雷黔。
孱儿皆五丁,壑谷穷千寻。
作下骇行路,砰訇闻壮音。
讵如西凉夷,百条同赆琛。
取余用之遍,生灭无古今。
常嗤焦孝然,济人徒苦心。
更怜朱隐士,茧足疲高岑。
兹岩有烂柯,无客珍焦琴。
只防釜鬲虚,不见连旬霪。
空山愁煮木,惆怅此乔林。
这首清代诗人汤贻汾的《广灵北山》描绘了北山的秀美与神秘。首句“北山好丛薄”赞美了山中茂密的草木,接着“蔽路何萧椮”写出了山路的幽深。诗人寓居山中,享受着自然的宁静,“闭户寒森森”体现了山居生活的清冷孤寂。
诗人手持白木镵在山崖间挖掘,寻找药材,但工具简陋,难以深入。“苦无翁子斤”表达了对理想工具的渴望。然而,山中隐藏着珍贵的矿石,如“磊落璞如䃜”,被比喻为“黑金”。这些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补天材料,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将山民比作勤劳的五丁力士,山谷深邃,声音洪亮,与西凉夷的豪迈形成对比。他批评焦孝然虽有济世之心,却方法不当,而朱隐士则以茧足登山,坚韧不拔。诗人感叹山中有“烂柯”故事,却无人欣赏焦琴,只关心日常所需,忽视了大自然的馈赠。
最后,诗人忧虑山中木材因连日阴雨而腐朽,发出“空山愁煮木”的感慨,对这高大的乔木充满了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北山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画工状物,经月经年。轩鉴照物,立写于前。
鉴之为明,犹或未精。工出人手,平与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察言观行,罔或不真。
尽物之性,去己之情。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有客无知,为性太质。不忮不求,无固无必。
足蹑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怀,尽赋于笔。
意远情融,气和神逸。酒放微醺,绡铺半匹。
如风之卒,如云之勃。如电之欻,如雨之密。
或往或还,或没或出。涤荡氛埃,廓开天日。
鸾凤翱翔,龙蛇盘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术。百万貔貅,仰听军律。
松桂成林,芝兰满室。蜀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双,黄金百镒。羲之来求,牧之来乞。
物外神交,人间事毕。观者析醒,收之愈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