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楼观日华东。看天上、建章宫。人海混渔龙。
比自古、中原更雄。
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朝马闹晨钟。一梦转头空。
恍犹在、邯郸道中。
五云楼观日华东。看天上、建章宫。人海混渔龙。
比自古、中原更雄。
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朝马闹晨钟。一梦转头空。
恍犹在、邯郸道中。
这首《太常引》是元好问所作,描绘了五云楼上的壮丽景象和对历史的沉思。"五云楼观日华东",开篇即展现出楼阁高耸,朝阳东升的壮观画面,犹如仙境。"看天上、建章宫"暗指皇家气象,与下文的人海混杂形成对比,暗示世事繁华背后的复杂人事。
"人海混渔龙"形象地描绘出人群如鱼龙混杂,既有权贵也有平民,生动展现了社会百态。"比自古、中原更雄"则表达了对五云楼所在之地的赞美,认为其气魄超越了往昔的中原大地。
"紫垣星月,禁阶灯火,朝马闹晨钟"进一步描绘了皇宫的夜景,灯火辉煌,朝气蓬勃,但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历史的沧桑感。"一梦转头空"寓意人生如梦,转瞬即逝,诗人仿佛置身于邯郸道(典故,比喻人生的幻境或梦境)之中,感叹世事无常。
整首词以景起,以情结,通过五云楼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体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考。
神龙抉壁入,破壁复飞去。
龙去壁已穿,介然用成路。
当门立大佛,乍见心疑怖。
石泐面如削,曾向梦中遇。
过此入深隧,秉爝遂暗度。
俯行尻益高,相呼不相顾。
一隙忽生明,目开夜响曙。
不知出何山,奇险更难步。
手中得葛萝,足下生松树。
蜿蜒攫爪痕,是我题名处。
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闻声有相思,进前有不御。
矧伊沦落久,孤植在风露。
虎丘一枯桐,不识谁手树。
幸免爨下焦,终稀匠石顾。
瘁貌肯求悦,苦心良自喻。
唐侯今宓子,鸣琴张治具。
常叹知音难,忍令此材蠹。
我有幽兰曲,厥声靡所附。
烦君挥郢斤,为君发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