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这首诗描绘了宣武门前壮观的洗象场景,鼓声震天,旗帜飘扬,作为仪仗队列。女士们聚集在清澈的玉河边,目睹这一幕,乘坐双轮车笑语盈盈。河水碧绿如油,赤脚的乌蛮人熟练地操作着挽钩。象鼻回转深入水中千尺,足以容纳众多宾客。大象安稳不动,即使移动脚步也显得大胆而稳健。
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象与人的互动,象儿如同灵巧的老鼠,对蛮奴充满亲情,它们用双帚扫除尘埃,欢快地舞蹈。然而,这样的欢乐无人能以音乐表达,只有两岸的欢声震动云彩。洗象结束后,大象鸣钲离去,诗人反思自己,觉得痴龙(可能指其他动物)静卧水边显得无趣。
诗中强调了大象魁梧的体态和独特的习性,每年例行的洗象活动成为传统,白额象被铁圈约束,诗人甚至为此感到遗憾,后悔南山(可能指某处地方)的象因争斗而失去了牙齿。整首诗通过洗象的场景,寓言般地表达了对规矩、和谐以及自然生态的思考。
清秋胜日,正壑露山开,竞拈吟笔。
凭望萧然,过眼繁华如失。流光惊去疾。
但无语黯红描得,更问甚踏破鞋痕,醉荒诗律。
盛会敞幽室。任酒涌思来,道古风逸。
人似黄华零梦,贞元堪述,先秋蒲柳质。
剩残臂仗筇难出,空卧游尘虑。烦噫独负陶秫。
航回珠浦。喜量海斟江,春在宽处。
谁问白头双侣,应从罗天访去。
仙根蟠错,更庇荫、万人歌舞。偕与。
听补华、雅奏高古。
菖蒲驻颜信美,定书屏、仍铭俪句。
宝墨赍题,绕宅蓬瀛烟雨。旧典新谟,德门齐庆。
绮琴双柱。槐影漫,灵光赋重文府。
高堂王谢。溯燕子、来时潇洒。
对叆叇、白云亲舍感,嗟回首、十年心挂。
溟海腾澜风雨里,怎钓得、金鳌六驾。
历十二、屏山处处,展卷词源倾泻。风雅。
楞严写就,许增声价。
正举案、相庄眉黛妩,凝水绘、红阑低亚。
楼阁参差人影伴,伫双凤、齐飞管下。
恁清籁微吟,秀色同餐,欢莲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