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曾刚甫招饮崇效寺花前》
《曾刚甫招饮崇效寺花前》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春光能醉人,花气酽于酒。

君诗夙餍我,香味比花厚。

枣花取名寺,近乃富鹿韭。

紫白冠以黄,墨者开最后。

红杏青松图,闻将还僧手。

但要选花易,韵事已仅有。

庭楸亦自花,镇与佛相守。

丁香西来阁,枯株顾老寿。

举觞酹朱王,诗魂常来否?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曾刚甫招饮崇效寺花前》。诗中描绘了崇效寺内春光醉人、花香浓郁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曾刚甫在花前饮酒赋诗的情景。

首句“春光能醉人,花气酽于酒”直接点明了春日的美景和花香之浓烈,仿佛能让人沉醉其中。接着,“君诗夙餍我,香味比花厚”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喜爱之情,认为其诗如同花香一般醇厚。

“枣花取名寺,近乃富鹿韭”一句,通过具体的花名和地名,进一步描绘了崇效寺内的自然风光。而“紫白冠以黄,墨者开最后”则以色彩对比,展现了不同花卉的美丽。

“红杏青松图,闻将还僧手”则描绘了一幅红杏与青松共存的画面,暗示了僧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接下来,“但要选花易,韵事已仅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庭楸亦自花,镇与佛相守”则将庭院中的楸树比作花朵,象征着与佛的相伴,增添了诗的禅意。最后,“丁香西来阁,枯株顾老寿”通过丁香和老树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

整首诗以花为线索,贯穿了自然之美、友情之深、禅意之幽,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夜坐庭中

人静风褰幔,更阑露泫衣。

暗窗饥鼠啮,空庑冷萤飞。

岁月背人去,乡闾何日归。

脱巾还感叹,残发不胜稀。

(0)

闲趣三首·其二

饭满七缀钵,香凝百衲窗。

雨声酣晓枕,灯烬落秋釭。

疾竖元知遁,天魔亦已降。

超然对儿子,未愧鹿门庞。

(0)

闲游所至少留得长句五首·其一

画桡艇子短驴鞦,野店山邮每小留。

瓜蔓水生初抹岸,梅黄雨细欲遮楼。

辽东邂逅从归鹤,海上逢迎得狎鸥。

岂是人间偏好异,暮年难复作沉浮。

(0)

即事六首·其五

井税无馀负,川原已饱犁。

樵歌归市步,帆影过河堤。

野实丹兼漆,村醪蜜与齑。

虽云有丰约,不废醉如泥。

(0)

舟中遣兴

湖海渺云涛,浮家得养高。

方床展蕲簟,短褐束郿绦。

酒里亦何好,人间聊可逃。

酣歌柁楼底,万事一秋豪。

(0)

杂兴六首·其一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

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

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

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