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龟研引》
《龟研引》全文
金 / 王寂   形式: 古风

材家瓦研伏灵龟,意谓天产非人为。

足趺首尾如欲动,盖画八卦从庖牺。

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

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

得非匠氏中野观坏碑,揉泥想像得意生新奇。

我知此物虽异制,其所由来非近世。

陶泓乃祖尔苗裔,中表罗文尔其弟。

何不捧玉堂阁老金莲底,夜草麻辞拜房魏。

又不随春房场屋集计吏,衡石低昂较才艺。

胡为流落沙漠之穷乡,何异越人章甫逐臭之都梁。

苟不覆酱瓿,将支折脚之木床,惜也不为世用而令人悲伤。

嗟予与汝兮,此生龃龉。虽欲自效兮,不知其所。

明日启行,则吾将以佩刀易汝。

径携以归要,注虫虾于环堵。

砚兮砚兮,行当渡辽鼓枻于洪波。

汝勿念枯鱼之过河。倏然踊跃兮,如陶壁之飞梭。

回首眷眷兮,蹴蹋于蛟鼍。

使予瞻望不及兮,涕泗滂沱。

呜呼汝转弃予兮,予将如何。

(0)
鉴赏

这首诗《龟研引》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通过对一块龟形砚台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在社会中的处境的感慨。诗中以龟研为载体,寓含深意,既是对砚台本身的赞美,也是对人才命运的反思。

诗开篇即以“材家瓦研伏灵龟”点明主题,将砚台比作龟形,寓意天成而非人为雕琢,暗示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推崇。接着描述龟研的形态,足趺首尾如欲动,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力量,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也暗喻了才华的生动与活力。

“刳肠贮水濡毛锥,削背如砥磨玄圭”,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砚台的实用功能与制作工艺,同时也隐喻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中边俯仰皆中规,十手对面宁容迟,强调了技艺的精准与时间的宝贵,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才价值的认识。

接下来,“陶泓乃祖尔苗裔,中表罗文尔其弟”,通过类比,将砚台与陶器家族相联系,暗示了传统与传承的重要性。然而,诗人的笔锋一转,对砚台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何不捧玉堂阁老金莲底,夜草麻辞拜房魏。”这里借用了古代文官的仕途场景,表达了对砚台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的遗憾。

“又不随春房场屋集计吏,衡石低昂较才艺”,进一步指出砚台(象征人才)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无法像其他官员那样在科举考试中展现才华,只能默默无闻地存在于社会底层。

“胡为流落沙漠之穷乡,何异越人章甫逐臭之都梁”,通过对比,强调了砚台(人才)被忽视和贬低的命运,如同越人穿着不合时宜的帽子,在都梁这样的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最后,“苟不覆酱瓿,将支折脚之木床,惜也不为世用而令人悲伤”,表达了对砚台(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对社会未能充分利用其才能表示了批评。

整首诗通过龟研这一具体事物,抒发了对人才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王寂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拟宫词·其二

绣户朱扉彻夜开,手持银烛独徘徊。

满阶青草留应久,只是羊车不肯来。

(0)

红白紫菊·其一

东篱金紫喜联芳,素锦添移白玉堂。

谩道秋容元冷淡,秾华丛里载寒香。

(0)

赠战贡士归楚

枫叶萧萧间去津,临岐把袂一沾巾。

千峰白雁逢归客,三径黄花候主人。

司马远游多博物,相如能赋亦甘贫。

潇湘赤壁堪乘兴,忆尔应知入梦频。

(0)

宿曹溪方丈

兰若隐珠林,窗虚月半阴。

僧开莲阁晓,客恋草堂深。

塔影连云影,钟音和梵音。

溪流留演偈,一切本无心。

(0)

端午后二日感怀

避暑苔矶客少过,纳凉竹径更如何。

东风渡海三山近,西水浮天五月多。

绿野有诗空在涧,丹心无路献卷阿。

四朝两世恩光重,报答未能鬓已皤。

(0)

晴日登盍簪楼用海屿韵纪兴·其六

朱栏画艇碧波心,几被风吹雨打沉。

晴日自除青藻尽,晚天仍系绿杨阴。

杯盘可泛元宵月,稚子能翻白雪吟。

喧枥散林人尚健,何时还此盍华簪。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