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楚有作》
《过楚有作》全文
宋 / 曹勋   形式: 古风

昔见山阳盛,气象吞淮壖。

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

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

户口莽凋弊,庐里储櫜鞬。

济师有虎臣,隔岸威腥膻。

翠华江海上,玉阙风尘边。

未至重慨叹,荒城委苍烟。

貔貅过江南,狐兔游城颠。

馀民如惊鹿,菜色惨不鲜。

呼之莫肯留,犹意虏所专。

三过乃三变,感时良泫然。

二赵忠益高,仲车魂尚贤。

欲吊寂无所,淮月空娟娟。

(0)
注释
山阳:古代地名。
吞:覆盖。
淮壖:淮河两岸。
士子:读书人。
忠孝:忠诚和孝顺。
园田:田园生活。
鼙鼓:战鼓。
喧中天:声音响彻天空。
户口:人口。
凋弊:困苦凋零。
庐里:屋舍。
济师:救援军队。
虎臣:勇猛的将领。
腥膻:威慑气息。
翠华:皇帝仪仗。
玉阙:宫殿。
风尘边:战乱边缘。
荒城:废弃的城市。
委:丢弃。
苍烟:青烟。
貔貅:猛兽代指军队。
狐兔:比喻敌人。
城颠:城头。
馀民:剩余的百姓。
菜色:形容面容憔悴。
鲜:新鲜。
呼之:呼唤他们。
虏:敌虏。
专:占据。
三过:三次经过。
三变:三次变化。
泫然:泪流满面。
二赵:赵氏二人。
仲车:历史人物。
尚贤:崇尚贤能。
寂无所:无处凭吊。
淮月:淮河的月光。
娟娟:皎洁。
翻译
从前见过山阳繁盛,气势雄浑如吞没淮河两岸。
士人世代忠诚孝顺,百姓安宁于田园生活。
再来时已驻扎军队,战鼓声震天响。
人口众多却困苦凋敝,屋舍里储存着武器装备。
援军中有英勇的将领,隔着江岸散发出威慑的气息。
皇帝的仪仗在江海之上,宫殿处在战乱的边缘。
还未到达就深深感叹,荒废的城池笼罩在青烟之中。
猛兽般的军队过江南下,狐狸兔子在城头乱窜。
剩下的百姓像受惊的鹿,面容憔悴食物匮乏。
呼唤他们无人停留,仍担心被敌虏占据。
三次经过,情况三次变化,感慨万分泪流满面。
赵氏二人的忠诚益发崇高,仲车的灵魂依然崇尚贤能。
想凭吊却无处可寻,只有淮河的月光皎洁而孤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曹勋对昔日山阳繁荣景象与今日楚地衰败的对比感慨。首句“昔见山阳盛,气象吞淮壖”展现了山阳往日的雄浑气势,如同吞没了淮河两岸。接下来,“士子世忠孝,民物安园田”歌颂了当地人民的忠孝和田园生活的安宁。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现实的凄凉:“再到已屯兵,鼙鼓喧中天”,战争的阴影笼罩,户口凋敝,庐舍空荡,兵器堆积。“济师有虎臣,隔岸威腥膻”暗示了敌人的强大和战事的残酷。诗人感叹“未至重慨叹,荒城委苍烟”,表达了对荒废城市的深深哀伤。

“貔貅过江南,狐兔游城颠”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动物横行,人民流离失所。“馀民如惊鹿,菜色惨不鲜”揭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他们不愿停留,甚至怀疑是敌人的统治。诗人三次经过,感受三次变化,情绪悲痛,对忠臣赵氏的怀念和对贤者的追思令人动容。

最后,“欲吊寂无所,淮月空娟娟”以月夜的寂静和空洞,象征着对逝去繁华的无尽哀悼,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曹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多稼亭有作

多稼亭东细路斜,郡侯于此再留茶。

前人后人事相感,昨日今日春有涯。

壁记尚看全石在,郊观犹恨短墙遮。

数株霜柏皆孤直,更著寒梅一树花。

(0)

待月未出归途漫成

兴酣拟坐月中台,月上迟迟且复回。

峰影过湖残照去,风声入谷野云来。

衰年多病堪何事,清世无功愧不才。

除却慈闱朝夕外,旧书还与故人开。

(0)

司徒凤山公见过

江汉功成召命新,南来泉上问山人。

时哉春暮还灵雨,久矣吾衰更老亲。

万里长安天在望,千秋淮海水如神。

相过莫怪频留坐,话到平生字字真。

(0)

和乔司马三首·其一梅花水

梅花不见见清痕,何处还堪索笑言。

云影逗风俱澹荡,波声流月自潺湲。

湖山韵绝弦长断,洛浦香销佩独存。

春到江南无限树,不须临水赋招魂。

(0)

松坛午坐与送茶诸僧

竹里风来生昼凉,况逢时节近端阳。

也知城外尘能少,却道山中日更长。

云壑飞泉频倚杖,松坛磐石漫焚香。

老僧供茗浑忘味,好向嵩峰问溥光。

(0)

除夕勋侄送红酒

红酒桃花色,东风吹更鲜。

将情来旧宅,送喜入新年。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