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不见见清痕,何处还堪索笑言。
云影逗风俱澹荡,波声流月自潺湲。
湖山韵绝弦长断,洛浦香销佩独存。
春到江南无限树,不须临水赋招魂。
梅花不见见清痕,何处还堪索笑言。
云影逗风俱澹荡,波声流月自潺湲。
湖山韵绝弦长断,洛浦香销佩独存。
春到江南无限树,不须临水赋招魂。
这首诗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虽不在眼前,但其清雅之气犹存,引发诗人对梅花的思念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影、风、波声、月等,营造出一种淡泊而悠远的意境。
首联“梅花不见见清痕,何处还堪索笑言”,开篇即点明主题,梅花虽不可见,但其留下的痕迹却清晰可见,引人遐想。诗人似乎在寻找梅花的笑声,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切怀念之情。
颔联“云影逗风俱澹荡,波声流月自潺湲”,通过描绘云影随风飘动、水面波声与月光交织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这里的“澹荡”和“潺湲”分别形容了云影和波声的轻柔与流畅,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颈联“湖山韵绝弦长断,洛浦香销佩独存”,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的赞美。这里将梅花比作断弦之音,虽已不再,但其韵味犹存;同时,又以洛水之畔的香佩比喻梅花的香气,即使消散,其独特魅力依旧令人难忘。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赋予梅花以更深层次的意义。
尾联“春到江南无限树,不须临水赋招魂”,诗人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指出江南遍地皆是树木,但无需特意去寻找梅花,因为其精神与魅力已经深入人心。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深深敬仰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赞美,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鸢于儿辈何相关,苦要风高九万抟。
无限片帆当此际,钱塘江上雪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