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兀西风,节物遽如许。
雀噪晚禾场,蝶飞秋菜圃。
桑枯窍呼风,槐老皮溜雨。
闻声不见人,隔林挝社鼓。
瘦马兀西风,节物遽如许。
雀噪晚禾场,蝶飞秋菜圃。
桑枯窍呼风,槐老皮溜雨。
闻声不见人,隔林挝社鼓。
这首《秋日郊行》描绘了金代诗人赵秉文在秋日郊外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的情趣。
首句“瘦马兀西风”,开篇即以瘦马在西风中静立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日氛围。马的瘦弱与西风的凛冽相映成趣,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脆弱。
接着,“节物遽如许”一句,点明了时间的紧迫和季节的变换,仿佛在说,时光匆匆,转眼已是秋深。“雀噪晚禾场,蝶飞秋菜圃”两句,通过雀鸟的鸣叫和蝴蝶的飞舞,生动地描绘了农田中的生机与活力,尽管是秋季,但自然界依然充满着生命力。
“桑枯窍呼风,槐老皮溜雨”则转向对树木的描写,桑树枯萎,槐树的老皮在雨中滴落,这些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衰老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最后,“闻声不见人,隔林挝社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远处传来社鼓的声音,却看不见敲鼓的人,这种隐约的声响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想象空间,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
整体而言,《秋日郊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流转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