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肌骨好。洞山价,也难讨。沩山翁,云岩老。
重注破,成鼓倒。分明行官路,不觉入荒草。
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
南阳师,肌骨好。洞山价,也难讨。沩山翁,云岩老。
重注破,成鼓倒。分明行官路,不觉入荒草。
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人以南阳师和洞山、沩山两位禅师为喻,赞美他们的修行境界高超,如同珍贵的洞山石和云岩老僧般难以轻易获得。"重注破,成鼓倒"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深入禅修,甚至到了忘我境地的程度,连行走的道路都变得模糊不清,不知不觉踏入了荒草丛中。最后两句"葛藤因此到而今,业识茫茫何日了"表达了对解脱轮回、消除业识的深深感慨,流露出对修行无尽道路的探索和对究竟涅槃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神山眇何许,欲往不可求。
焦公栖隐处,溯沿成后游。
众木生夏寒,绝壁衔僧楼。
绿阴下无地,江影如雕锼。
移来天外帆,淼皛胡豆洲。
一窗纳万里,波远斜阳收。
禁足花幢古,摄衣筱坞幽。
他时风雨至,或见飞龙湫。
积雨初消,湖波新涨,叶叶乍浮还没。
素手牵来,比银钗光滑。
教越娘、轻按兰桡,菱花留取,莫与紫茎同撷。
隔宿还肥,浸寒泉似雪。旋下蛮姜,半作香羹啜。
谁复忍,去去和、鲈鱼轻别。脍具多携,更吴淞乘月。
况芙蕖、千顷非钱买,休还恨、犀箸玉盘消息绝。
且逐鸳鸯,向夕阳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