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锦翼许相同。双双那肯嫁边鸿。
欺汝南禽,生长梅花里,日守蛮烟白一丛。
梅花最爱梅鋗岭,雌雄各占高峰。空愁霜露沾衣。
望断罗浮日,蚤生东。暖向平芜唤玉骢。
山鸡锦翼许相同。双双那肯嫁边鸿。
欺汝南禽,生长梅花里,日守蛮烟白一丛。
梅花最爱梅鋗岭,雌雄各占高峰。空愁霜露沾衣。
望断罗浮日,蚤生东。暖向平芜唤玉骢。
这首《瑞鹧鸪》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之景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先,“山鸡锦翼许相同”,开篇即以“山鸡”这一形象引入,山鸡羽毛华丽,象征着美丽与高洁。接下来,“双双那肯嫁边鸿”,表达了山鸡对自由与爱情的坚守,不愿与边界的鸿雁为伴,寓意着对独立与忠诚的追求。
“欺汝南禽,生长梅花里,日守蛮烟白一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鸡置于梅花丛中,与“蛮烟”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山鸡的生活环境,也暗示了其坚韧不拔的品质。梅花作为高洁之物,象征着山鸡的品格,而“日守”则强调了其对这片环境的忠诚与守护。
“梅花最爱梅鋗岭,雌雄各占高峰。”进一步深化了山鸡的形象,将其与梅鋗岭相联系,象征着山鸡的智慧与力量。雌雄各占高峰,不仅体现了山鸡的独立与平等,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美好。
最后,“空愁霜露沾衣。望断罗浮日,蚤生东。暖向平芜唤玉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远方的思念。霜露虽冷,但山鸡依然坚守;罗浮日东升,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暖阳照耀在广阔的草地上,唤起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呼唤。整个画面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
综上所述,《瑞鹧鸪》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山鸡这一形象的高洁与坚韧,以及对自由、爱情、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佳作。
凝神独坐。听西风落叶,萧萧簌簌。
处士名山期不朽,肯向红尘歌哭。
石上开函,林间抱膝,万卷千回读。
古人堪质,丝纶应自满腹。
曾记馆对斜阳,园留春色,总是藏书塾。
冷却骚场丝管歇,往事依依心目。
三径虽荒,遗经自守,一脉书香续。
知音何处,一任声出空谷。
怕到苔凉处。见双双、倦飞轻翅,弄愁如许。
剩粉零香须自惜,消瘦何堪再舞。
休蹴向、留仙裙住。
携扇忍看今日态,最怜卿、生小寻芳误。
馀此怨,共谁诉。春风芳草思前度。
忆年时、玉腰婀娜,花间来去。
转眼繁华惊梦醒,帘外斜阳又暮。
笑欲画、滕王成否。
寂寞兰闺秋意懒,怯翻箱、检点残金缕。
曾记晒,花枝午。
清光如此,问天涯今夜,离人几个。
珍重良宵迟不寐,借说添香夜课。
玉宇高寒,银河寂寞,旧曲商量和。
明宵有梦,只应各自孤作。
只道万叠云山,眼光穿透,遥见人清坐。
便欲将身同化蝶,和暖和香而卧。
画舫烟迷,琼楼浪隔,孤影风摇破。
月明如昨,天香何处吹过。
月白荒荒,那更是、乱云漠漠。
拔剑起、悲风吼地,青丘如削。
企脚琵琶天际想,伤神丝竹中年恶。
奈三春、长只为悲秋,惊瑶落。房名药,陂名芍。
檐巢鹤,门罗雀。任文魔山鬼,揶揄嗢噱。
横槊竟同垓下咏,唾壶也向炉头作。
有曹丘、还解重黄金,无人诺。
认参差茅屋,宛转疏篱,村小画秋意。
唤酒邀邻话,斜阳淡,低棚同认晴翠。
懒蟾泻水,渐数丛、香雾筛碎。
恁重看、瓠叶萧疏处,自横卧烟际。黄竹依墙扶起。
似旧藤零落,芳架垂紫。
休问相思约,江南路、西风都换花事。露华暗洗。
待夜凉、罗袖新试。怕霜印柴门,蛩语断梦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