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王朴庵》
《挽王朴庵》全文
明 / 徐庸   形式: 排律

秋云飞影入高冥,薄暮遥遮处士星。

物华遽换人辞世,诗礼空悲子过庭。

蒿里凄凄魂莫返,朴庵寂寂户深扃。

谩期奋志登三殿,安得留心醉六经。

夜雨落花千点泪,春风芳草一番青。

群城名在赒穷久,里巷声沉砧杵停。

条渚己闲鸥鹭伴,丹山惟见凤凰翎。

舟过剡曲方成感,笛起山阳不可听。

石匣带虹埋宝剑,漆灯和月照银屏。

青骡去后宁无信,白鹤来时亦有灵。

郭泰立碑沧海上,词臣应不愧题名。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王朴庵》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王朴庵先生离世后的种种景象,以及对其生前学问、品德的追忆。

首联“秋云飞影入高冥,薄暮遥遮处士星”以秋日的云影和黄昏的景象为背景,隐喻王朴庵先生的离世,如同一颗星辰在夜空中陨落,留下一片寂静与哀思。

颔联“物华遽换人辞世,诗礼空悲子过庭”感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王朴庵先生的离去让后人只能在诗书礼仪中怀念他,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颈联“蒿里凄凄魂莫返,朴庵寂寂户深扃”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蒿里象征着死者灵魂归宿之地,而朴庵的门户紧闭,暗示着生命的终结与不可逆转。

尾联“谩期奋志登三殿,安得留心醉六经”表达了对王朴庵先生未能实现其宏伟志向的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他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的敬仰。

接下来的几联“夜雨落花千点泪,春风芳草一番青”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之情,夜雨与落花象征着泪水,春风与芳草则预示着新生与希望。

“群城名在赒穷久,里巷声沉砧杵停”描绘了城市与乡村的寂静,反映了社会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赒穷久”也体现了王朴庵先生生前的仁爱与贡献。

“条渚己闲鸥鹭伴,丹山惟见凤凰翎”以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反衬出王朴庵先生的离世给世界带来的空虚与失落,鸥鹭相伴、凤凰翎独存,寓意着他的精神与才华将永存人间。

“舟过剡曲方成感,笛起山阳不可听”通过舟行与笛声的意象,表达了对王朴庵先生的追忆与怀念,仿佛在剡曲之水与山阳之笛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世界的深情与不舍。

最后,“石匣带虹埋宝剑,漆灯和月照银屏”以石匣、宝剑、漆灯、银屏等意象,象征着王朴庵先生的遗物与成就,即使在他离开后,这些物品仍能照亮人们的心灵,传递他的智慧与精神。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王朴庵先生生平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和卓越成就的深切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永恒怀念的主题。

作者介绍

徐庸
朝代:明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
猜你喜欢

呈林子方运使四首·其三

一代推人物,诸生赖楷模。

高风虽莫并,盛德本非孤。

物望归台阁,官称复转输。

澄清虽雅志,献纳政时须。

(0)

别宗父

许日问何滞,今晨真遂行。

人生苦飘泊,岁事复峥嵘。

鹤发欠亡恙,燕雏怜未成。

临分再三语,不为别离情。

(0)

两日随钱丈放舟恬无风浪今日别归仍值逆风作长句寄钱丈

大舸帆高掠浦飞,小舟笪短溯滩归。

虽云来去难俱遂,自是神人相不违。

赖得好山看要熟,不妨晚雨落仍微。

迟回半日夫何叹,于此因知造物机。

(0)

访孙子进子肃于黄堰

茅屋啼鸡日过中,小舟随问曲能通。

遥遥黄堰忽重到,落落白头今一翁。

别后每怀音问阔,见时还许笑言同。

倡予和汝平生事,惆怅春风又起鸿。

(0)

次韵斯远晨起见示

云行日日候西东,更卜林啼与穴宫。

乍见天边成四合,不知山脚本来空。

岂惟吾辈忧艰食,更说军储傒屡丰。

诏旨已闻汤自责,缺然谏纸疏由衷。

(0)

早出小北门

闻道灊皖下,杂然仙佛居。

心期穷杖屦,宿昔戒车舆。

晨起先僧磬,逢人尽趁虚。

烟霏欣在望,风露尽侵裾。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