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灯慎莫近官家,翼虎咆哮尽押衙。
见说火符连夜发,蛄蝼无地穴黄沙。
观灯慎莫近官家,翼虎咆哮尽押衙。
见说火符连夜发,蛄蝼无地穴黄沙。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福州癸亥年榕溪灯会的盛况,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氛围。
首句“观灯慎莫近官家”,提醒人们在观赏灯会时要谨慎行事,避免靠近官府区域,可能暗含着对权力与民间活动之间界限的微妙提示。接着,“翼虎咆哮尽押衙”一句,以“翼虎”象征官府势力,形象地描绘出官府官员在灯会上的威严与权威,而“尽押衙”则表明这些官员遍布各个角落,监管着整个活动。
“见说火符连夜发”一句,运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火符”概念,象征着官府为了维护秩序、防止意外或犯罪,可能会采取紧急措施,如夜间派遣巡逻队或采取其他警备行动。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公共安全的高度关注。
最后一句“蛄蝼无地穴黄沙”则以自然界中的昆虫“蛄蝼”(蝼蛄)无法在黄沙中挖掘洞穴为喻,暗示即使在混乱或危险的环境中,某些事物也无法找到避难所或生存的空间。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也可能是在警示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明代榕溪灯会的热闹场景,还蕴含了对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思考。
金刹岧峣挂断霓,岛云沮洳暗窗扉。
江风晓定钓人出,山月夜高禅客归。
径畔芭蕉曾有喻,庭前柏树本无机。
我来重见当时叟,纸帐松房补衲衣。
岁月如归鸿,秋至欻将翔。
郊原带爽气,榆柳媚无光。
客子抱幽独,耿耿谁与明。
不辞青鞋贱,来蹑君子堂。
君子松桧姿,劲不惨风霜。
其交淡如水,众口未易尝。
忘言默领会,此意却难忘。
不饮知酒趣,聊复酌公浆。
寒灯夜寥阒,一笑未渠央。
谁令别离此,梦寐长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