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乌啼杨柳树,问乌夜半郎何去。
柳叶垂窗门半开,可怜夜夜忆郎处。
月明照乌乌自飞,影过窗外讶郎归。
乌夜啼,乌啼杨柳树,问乌夜半郎何去。
柳叶垂窗门半开,可怜夜夜忆郎处。
月明照乌乌自飞,影过窗外讶郎归。
这首诗以“乌夜啼”为题,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通过乌鸦在杨柳树上的啼叫,引发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细腻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生动又富有情感深度。
首句“乌夜啼,乌啼杨柳树”,以乌鸦的啼叫声作为开头,营造出夜晚的寂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接着,“问乌夜半郎何去”,直接点出了主题——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乌鸦的啼叫似乎在询问,夜晚的另一半(即行人的另一半)去了哪里,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柳叶垂窗门半开,可怜夜夜忆郎处。”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柳叶垂落,窗户半开,暗示着主人公独自一人,夜晚难以入眠,心中满是对远方行人的思念。这里的“可怜”二字,表达了主人公的无奈和哀伤。
“月明照乌乌自飞,影过窗外讶郎归。”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月光下的乌鸦飞翔与主人公的期待相结合。月光下,乌鸦自由自在地飞翔,而主人公却在等待着远方行人的归来。这里的“讶”字,既表达了主人公对乌鸦突然飞过的惊讶,也暗含了对行人的期盼和惊喜。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钟王妙迹世希有,典型一代存仙手。
碑版当时走四裔,岂知摧折成枯朽。
负荷虽堪柱石才,沈埋未免尘沙垢。
英雄困顿亦如此,石阙何知但钳口。
谁其眄睐施㫋椎,李侯无乃其华胄。
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
团圆阴魄如顽铁,错落星辰馀北斗。
平生半世看墨本,洒泪临风一回首。
冲腾紫气初发硎,匣之恐作蛟龙吼。
所嗟指腕不相随,习气平生今在否。
李侯瑰磊能攻诗,亦复解发狂濡酒。
操笔应留纸尾书,不觉神明顿还旧。
愿君宝此勿弃捐,败缯敝帚人争售。
黄河运卒何艰苦,不值泥涂即风雨。
千里常行半载馀,得到京城半为土。
大车小车输上仓,官家却用大斛量。
拣成颗粒明如玉,复以风轮扬去糠。
仓中鼠雀尽张喙,片言不合辄笞捶。
入口沙泥尚不充,掩骭单衣岂成睡。
潜辞甲长暂逃归,忍使丁年坐憔悴。
人言自古从军乐,岂知从军亦太恶。
不如大贾浮江湖,明珠满载无官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