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门深不放春归,客到寻芳莫问时。
迟日暖风花草丽,照人红艳一枝枝。
洞门深不放春归,客到寻芳莫问时。
迟日暖风花草丽,照人红艳一枝枝。
这首诗《长春》由宋代诗人林迥所作,描绘了春天里长春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洞门深不放春归”,开篇以“洞门”象征春天,暗示春天虽深藏不露,但依然充满生机,仿佛春天并未真正离去。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春天以生命,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持续与永恒。
“客到寻芳莫问时”,当访客来到这充满芳香的地方时,不必询问时间,因为春天的美丽与芬芳是不分季节的,随时都能感受到。这句话强调了春天的美好是无处不在、随时可遇的,鼓励人们去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好。
“迟日暖风花草丽”,随着温暖的日光和轻柔的春风,花草呈现出一片繁盛的景象。这里的“迟日”既指春天的阳光,也暗含了春天的缓慢而悠长,与后面的“花草丽”形成对比,突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
“照人红艳一枝枝”,最后一句描绘了春天中长春花的美丽,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展现出鲜艳的红色,一枝枝绽放,不仅色彩夺目,更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这一句通过视觉和情感的双重描绘,将春天的美推向高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