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散天弥回,旭日满江城。
荒园交古木,幽禽相向鸣。
曝背坐盘石,倏然病骨轻。
晚菘森玉立,采择趁冬晴。
池水寒可濯,沿流笑语声。
比邻更助力,小憩依松棚。
场圃净如涤,严风扫残茎。
御冬仰旨蓄,齑盐无他羸。
闭塞委天道,勤渠愧物情。
晚计良自得,吾亦念吾生。
晼晚岁云晏,濩落将何成。
云散天弥回,旭日满江城。
荒园交古木,幽禽相向鸣。
曝背坐盘石,倏然病骨轻。
晚菘森玉立,采择趁冬晴。
池水寒可濯,沿流笑语声。
比邻更助力,小憩依松棚。
场圃净如涤,严风扫残茎。
御冬仰旨蓄,齑盐无他羸。
闭塞委天道,勤渠愧物情。
晚计良自得,吾亦念吾生。
晼晚岁云晏,濩落将何成。
这首清代王安修的《九天祠后园曝背见园中洗菜者率尔感赋》描绘了诗人清晨在祠后园中所见的宁静景象。首联“云散天弥回,旭日满江城”展现了天空云散,阳光洒满江城的明亮景象,充满生机。颔联“荒园交古木,幽禽相向鸣”则描绘了园中古老树木环绕,鸟儿和鸣的静谧氛围。
诗人坐在盘石上晒太阳,顿觉身体轻松,“曝背坐盘石,倏然病骨轻”,表达了身心的舒畅。接着写到傍晚时分,洗净的晚菘挺立,人们趁着冬日晴天采摘,池水清澈可洗涤,笑声随流水传来,邻里间互助的温馨画面跃然纸上。
园子整洁如新,秋风吹过,扫去残茎,“场圃净如涤,严风扫残茎”,体现了农事的有序与自然的韵律。诗人感慨于冬季储备食物的智慧,“御冬仰旨蓄,齑盐无他赢”,生活简朴而满足。
面对自然与人情,诗人深感自己顺应天道而勤劳,却也有些许惭愧,“闭塞委天道,勤渠愧物情”。最后,诗人感叹晚年时光匆匆,“晼晚岁云晏,濩落将何成”,流露出对未来的思考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悟,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生者竟何似,死亦徒然耳。
死在故乡宅,有父兄妻子。
生悲无奈何,死事殊未已。
死丧在他乡,死日声遂駬。
嗟尔从官游,不著真名氏。
将为报其孥,未识何乡里。
埋之北原上,累累蛮冢里。
春露与秋风,谁其分别此?
灵蠢虽异性,造化本同理。
乘气各有生,茫茫竟何恃?
一朝生气尽,形骸共当委。
有骡在中厩,买自西山市。
家贫不食粟,瘦骨崚嶒起。
前月燕南行,病侄羁千里。
雨雪哉奔驰,早夜恣鞭捶。
游子竟不还,罢骡亦归死。
敝帷适相资,畚锸老省视。
逮物岂能仁,中情自难已。
念彼跋涉力,瘗之北园里。
园中鸟雀喧,寒林薄短晷。
物生宁罔觉,嗟人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