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也亦有咎,但非猎夫知。
不射亦不免,射之宁复辞。
但恨豺与狼,纷纷满山蹊。
麟也亦有咎,但非猎夫知。
不射亦不免,射之宁复辞。
但恨豺与狼,纷纷满山蹊。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清的《猛虎三首(其二)》。诗中以麒麟为喻,表达了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和对豺狼当道的社会现实的批判。"麟也亦有咎,但非猎夫知",意思是即使是吉祥的麒麟也可能遭受不幸,但这往往是人们所不知晓的。接下来的"不射亦不免,射之宁复辞",暗示即使不主动出击,恶势力也会找上门来,面对这样的威胁,又怎能逃避呢?"但恨豺与狼,纷纷满山蹊",描绘出豺狼横行、善良无辜者处境艰难的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麒麟之喻,揭示了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无辜受害和恶势力的嚣张,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和善良被侵犯的忧虑。
恨行云、特地高寒,牢笼好梦不定。
婉娩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画阑深,碧窗静。
一树瑶花可怜影。低映。怕月明照见,青禽相并。
素衾正冷。又寒香、枕上薰愁醒。
甚银床霜冻,山童未起,谁汲墙阴井。
玉笙残,锦书迥。应是多情道薄幸。争肯。
便等闲孤负,西湖春兴。
半世游从,到处逢迎,惟尔曲生。
喜一尊乘兴,时居乐土,三杯有力,能破愁城。
岂料前欢,俱成后患,深悔从来见不明。
筠轩下,抱厌厌病枕,恨与谁评。请生亟退休停。
更说甚、浊贤与圣清。
论伐人心性,蛾眉非惨,烁人骨髓,鸩毒犹轻。
裂爵焚觞,弃壶毁榼,交绝何须出恶声。
生再拜,道苦无大故,遽忍忘情。
旅食京华,蜀道天难,邯郸梦回。
笑白衣苍狗,悠悠无定,黄尘赤日,扰扰何为。
长铗休弹,瑶琴时鼓,倦鸟谁教强去来。
衡门下,幸良辰良友,同酒同诗。功名少壮为期。
柰身外升沉自不知。
算人间难得,还丹大药,山中尽有,老树清溪。
蕙帐云空,石田苔满,应被山灵怪去迟。
春来也,向故园回首,归去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