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湖边.采莼》
《相湖边.采莼》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积雨初消,湖波新涨,叶叶乍浮还没。

素手牵来,比银钗光滑。

教越娘、轻按兰桡,菱花留取,莫与紫茎同撷。

隔宿还肥,浸寒泉似雪。旋下蛮姜,半作香羹啜。

谁复忍,去去和、鲈鱼轻别。脍具多携,更吴淞乘月。

况芙蕖、千顷非钱买,休还恨、犀箸玉盘消息绝。

且逐鸳鸯,向夕阳明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相湖边采摘莼菜的场景,充满了清新自然的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初消、湖波新涨的景象,以及莼菜随波轻轻浮动的姿态。通过“素手”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采摘者的动作,也赋予了采摘过程一种纯净、优雅的美感。

“教越娘、轻按兰桡”,这里巧妙地将人物与工具结合,通过“越娘”的形象,展现了采摘者轻盈的动作,以及对工具的熟练运用。“菱花留取,莫与紫茎同撷”,则表达了对莼菜独特价值的珍视,以及对其他植物的区分,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尊重。

“隔宿还肥,浸寒泉似雪”,生动地描绘了莼菜在水中生长的状态,即使经过一夜,依然保持其肥美,仿佛浸泡在寒泉中的雪花,既表现了莼菜的鲜嫩,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纯净。

“旋下蛮姜,半作香羹啜”,通过“蛮姜”的加入,丰富了莼菜的烹饪方式,使得这道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与享受。

“谁复忍,去去和、鲈鱼轻别”,诗人在这里借用了“鲈鱼”的典故,表达了对莼菜的喜爱之情,以及与之相比,鲈鱼(传统名贵食材)的轻别,进一步突出了莼菜的独特魅力。

“脍具多携,更吴淞乘月”,描述了人们在采摘莼菜后,带着它们乘着月光回家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与浪漫。

“况芙蕖、千顷非钱买,休还恨、犀箸玉盘消息绝”,诗人在此处将莼菜与荷花(芙蕖)进行对比,强调了莼菜的珍贵与不可用金钱衡量的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奢华饮食的淡然态度。

“且逐鸳鸯,向夕阳明灭”,最后两句以鸳鸯追逐夕阳的景象结束,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采摘莼菜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情关注与赞美。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杂咏三首·其一

有客款我庐,念我衰暮齿。

自言上真书,有药名不死。

黄金乃能化,白发安足治。

谓我刀圭馀,已足度年纪。

驱还扶桑面,黄昏付蒙泛。

主人诡谢客,吾生本尘滓。

少来诵诗书,不识怪神理。

惊闻河汉言,浩然弗知涘。

今也病未能,异日从吾子。

(0)

蓬池写望

旷望蓬池上,池平失素波。

鸱鸢貌閒暇,樗栎意婆娑。

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

回瞻百常阙,非为五噫歌。

(0)

智成上人奉陪中山公赴淝上

宗工方出守,大士此相亲。

不有今平叔,难酬彼上人。

毡毹连榻具,笋脯对盂珍。

别后临川偈,同翻几叶新。

(0)

累夕大风

乘秋万窍怒,拂野恣离披。

祭鸟东门酒,鸣鸢上将旗。

有谁樵旦暮,无客赋雄雌。

何用呼号甚,枯桑了不知。

(0)

晚秋集晏太尉西园·其二

造适衔杯醑,情来念物华。

乔柯寒自籁,荒菊晚犹花。

滚滚飘谈麈,焞焞下日车。

归驺侵暝鼓,无复避堤沙。

(0)

敝俗

陶姚民屋富,梁魏敝风存。

士阙游乡校,人争倚市门。

椎埋时结客,博掩竞成喧。

谁与迁荼堇,移甘膴膴原。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