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欲舞,红杏微笑,春工渐侈。
试偻指、自从嘉定,数到宝庆□□里。
无一岁、不书年大有,问元功谁燮理。
□□□、于变雍熙,如此自当千岁。
况是端笏蓬莱陛。但看雍容、玉立山峙。
炼五色、补天无迹,扶日天衢光四被。
安清祐、填群心声色,恬然如谈笑耳。
更八荒、民生奠枕,此著又当千岁。
又况善述先猷,严武备、不开边鄙。
阴功遍南北,千岁未多畴祉。且说总是三千岁。
此际方岐嶷。听今日、处处笙歌,何止南楼十二。
绿杨欲舞,红杏微笑,春工渐侈。
试偻指、自从嘉定,数到宝庆□□里。
无一岁、不书年大有,问元功谁燮理。
□□□、于变雍熙,如此自当千岁。
况是端笏蓬莱陛。但看雍容、玉立山峙。
炼五色、补天无迹,扶日天衢光四被。
安清祐、填群心声色,恬然如谈笑耳。
更八荒、民生奠枕,此著又当千岁。
又况善述先猷,严武备、不开边鄙。
阴功遍南北,千岁未多畴祉。且说总是三千岁。
此际方岐嶷。听今日、处处笙歌,何止南楼十二。
这首宋词《宝鼎现·寿李端明》由程珌所作,以春天的景色为引,赞美了李端明的政绩和德行。"绿杨欲舞,红杏微笑"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景,象征着政事的繁荣昌盛。词中提到自嘉定至宝庆年间,每年都有显著的丰功伟绩,显示了执政者的智慧和治理能力。
"无一岁、不书年大有"强调了连年的丰收,"问元功谁燮理"则询问谁能有这样的功劳。接下来,词人将李端明比作在蓬莱仙境般地位的官员,形容他庄重而有威仪,如同山岳般屹立,且能补天扶日,光芒普照四方。
"安清祐、填群心声色"表达了百姓安宁、生活富足,对李端明的赞美溢于言表。"更八荒、民生奠枕"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治世之功,使天下太平。词人还提到李端明继承先人的智慧,维护边疆稳定,荫庇南北,功德无量,堪比千秋万载。
最后,词人祝愿李端明的统治长久,不仅因为他的政绩,也因为他的音乐与欢庆,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欢乐。整首词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是对一位贤明官员的深情颂扬。
江山诗兴动,宇宙画图开。
风捲软红去,云迎霏翠来。
行藏老身矣,临眺意悠哉。
倚遍栏杆曲,残阳入酒杯。
建鼓求亡子,初昧学所之。
除去日月多,及此岁未迟。
满国和巴人,若士谁与知。
平陆不推舟,客行当来兹。
定居厌屋庐,风雨劳所思。
执鞭慕昔人,孰与并此时。
破裘不御冬,要假完腋裨。
危言则来诟,慎密又逢讥。
成德尚如是,薄志安能期。
收声复藏热,雷火忽然微。
开口且复欢,是事置勿推。
闭眼可内视,独复不自为。
鸟声落檐间,竹色在户外。
解屦置几前,放杖当椅背。
默然仰栋时,往与古初会。
有时遗坐客,十问不一对。
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知非慕蘧子,事去等蜩蜕。
一生所未免,饮食与眠睡。
所以更颓然,可乐本非内。
有心欲何用,桥起则形累。
赖客同门生,旷荡乃不愧。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瑶台冷,栏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