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其六》
《失题·其六》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平生山水趣,兼之云物情。

有客貌鲁儒,规予毋外营。

文质不相宣,茫昧求至诚。

讵知掇秋实,所植从春英。

玉洞有神龙,蜿蜒无留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水与云物的浓厚兴趣,以及在面对客人的建议时内心的挣扎与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文雅与质朴、外在与内在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至诚与真实自我的过程。

“平生山水趣,兼之云物情。” 开篇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一生对山水美景和云雾变幻的热爱之情。山水之美,云物之态,皆是自然界的奇妙展现,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有客貌鲁儒,规予毋外营。”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一位看似朴实无华的客人,这位客人劝告诗人不应过于追求外在的名利与物质,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养与精神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品德与精神境界的重视。

“文质不相宣,茫昧求至诚。”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在面对内外矛盾时的困惑与探索。文雅与质朴,外在与内在,如何和谐统一,成为他不断思考的问题。这里的“至诚”不仅指对自我真实的追求,也包含了对道德品质的高标准要求。

“讵知掇秋实,所植从春英。” “掇秋实”意味着收获,而“所植从春英”则强调了播种与成长的过程。这两句诗暗示了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最终能够实现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成长,如同秋天收获果实一样,源自春天的辛勤耕耘。

“玉洞有神龙,蜿蜒无留行。” 最后两句以神话般的意象收尾,玉洞中的神龙象征着神秘的力量与智慧,它蜿蜒游走,寓意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这样的结尾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奉天寒食书事

处处无烟火,人家似暂空。

晓林花落雨,寒谷鸟啼风。

故里芳洲外,残春甸服中。

谁知独西去,步步泣途穷。

(0)

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居守狄仆射池亭

池色似潇湘,仙舟正日长。

燕飞惊蛱蝶,鱼跃动鸳鸯。

云聚歌初转,风回舞欲翔。

暖醅松叶嫩,寒粥杏花香。

罗绮留春色,笙竽送晚光。

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

(0)

暝投灵智寺渡溪不得却取沿江路往

双岩泻一川,回马断桥前。

古庙阴风地,寒钟暮雨天。

沙虚留虎迹,水滑带龙涎。

却下临江路,潮深无渡船。

(0)

寄当涂李远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

车前骥病驽骀逸,架上鹰闲鸟雀高。

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

(0)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

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

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

前期迢遰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

(0)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偃息非老圃,沉吟閟玄关。

驰晖忽复失,壮气不得闲。

君子当济物,丹梯谁共攀。

心期自有约,去扫苍苔斑。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