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冬不用,况乃问舟程。
自与泅人伍,还令飓母轻。
枯槎粘水骨,虚枕挂鱼睛。
珍重阳侯意,毋劳费送迎!
四时冬不用,况乃问舟程。
自与泅人伍,还令飓母轻。
枯槎粘水骨,虚枕挂鱼睛。
珍重阳侯意,毋劳费送迎!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新河口雨泊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身处动荡时局,冬季里无需舟行,但此刻却被迫滞留,与渡水者为伍,连风雨也似乎因之减弱。他以"枯槎粘水骨,虚枕挂鱼睛"描绘出舟中生活的艰辛,枯木残枝附着水面,枕席空置,只有鱼儿游过才能映现其形。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阳侯(古人常以阳侯指代友人)的理解和感激之情,希望对方不必再费心迎接,自己会安然度过这艰难时刻。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友情的珍视。
华盖山高矣,渺若洞中天。
容成曾许相见,会面在何年?
我欲乘风访道,只恐丹台石室,炉灶已灰寒。
此日空惆恨,盼望斗牛间。谢巘上,春草梦,白云眠。
临流一镜,笑看池水璧同圆。
时有春秋冬夏,教有诗书弦诵,乐事总称全。
今夜江心里,月色正娟娟。
伏龙冈下旧招提,犹记儿时到竹西。
白日几何人易老,青山咫尺路都迷。
高林霜木云边见,小阁冰花雪后题。
最爱多才贤父子,薜萝深处与扶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