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冢·其一》
《上冢·其一》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烟水初平稳放阊,解缨聊复濯沧浪。

每年上冢天无准,是处下田春正忙。

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

早知识字能为祟,不废吾翁百本桑。

(0)
注释
烟水:形容水气迷茫的样子。
初平:刚刚平静。
阊:古代城门之一,这里指江边。
濯:洗涤。
上冢:祭扫祖先的墓地。
无准:不确定。
春正忙:春天农事繁忙。
岁月可惊:时光飞逝让人惊讶。
寒悄悄:悄悄来临的寒意。
绿茫茫:绿色的田野无边无际。
能为祟:能带来困扰。
吾翁:我的父亲。
百本桑:一百棵桑树。
翻译
烟雾缭绕的水面开始平静,我解开衣带在沧浪水中洗涤。
每年祭扫祖先的日期不定,田间到处都是春天忙碌的农事。
岁月匆匆,寒意悄然而至,无论贤者愚者都淹没在绿色的田野中。
早知识字会带来烦恼,我仍坚持让父亲种满百棵桑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和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

首句“烟水初平稳放阊,解缨聊复濯沧浪”中,“烟水初平”表现了早春时节的景象,空气清新,水面平静。诗人似乎在描述一种宁静祥和的情景,但随即转向“解缨聊复濯沧浪”,可能是指农事活动已经开始,农民们正在准备耕种。

接着,“每年上冢天无准,处下田春正忙”表明时间的流逝(岁月可惊寒悄悄)和农事的紧迫性。诗人通过“上冢”一词,暗示了季节更替和生命周期的主题,同时也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反映出人类面对自然界时的渺小,同时也表达了对智者与愚者的平等态度。

最后,“早知识字能为祟,不废吾翁百本桑”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农业生活的重视。这里的“早知识字”可能指的是学习和积累农耕知识,而“不废吾翁百本桑”则表达了对祖辈智慧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技能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田园生活,展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时间的宝贵和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赠田叟

荷筱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

烧畬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

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抚躬道地诚感激,在野无贤心自惊。

(0)

相和歌辞.日出入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汨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

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0)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脩。

(0)

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

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

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

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

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

(0)

送客之杭

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帆带夕阳投越浦,心随明月到杭州。

风清听漏惊乡梦,灯下闻歌乱别愁。

悬想到杭州兴地,尊前应与话离忧。

(0)

和钱员外早冬玩禁中新菊

禁署寒气迟,孟冬菊初坼。

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

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

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

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

金马门内花,玉山峰下客。

寒芳引清句,吟玩烟景夕。

赐酒色偏宜,握兰香不敌。

凄凄百卉死,岁晚冰霜积。

唯有此花开,殷勤助君惜。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