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相和歌辞.日出入行》
《相和歌辞.日出入行》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乐府曲辞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汨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

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0)
翻译
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仿佛从地底涌现。
它穿越天空又沉入大海,六条龙驾驭的车驾究竟停在哪里呢?
它的起始与终结从未停止,人若非天地元气,怎能长久伴随它周旋不息。
草木不因春风而感激茂盛,树木不因秋天而怨恨凋零。
是谁挥鞭驱赶四季更替,万物的兴衰都遵循自然规律。
羲和啊羲和,你为何沉溺于荒淫的波涛中?鲁阳有何德能留住日影?
违背常理,违逆天道,你的行为实在太多虚假。
我将包容这广袤大地,心怀浩然,与天地混沌同在。
鉴赏

此诗描绘了日月运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赞美和顺应。"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一句,写出了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下升起,给人一种力量自地下涌出的感觉。"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则是说太阳跃过整个天空,再次陷落于西海之中,喻示了日月运行的轨迹和规律,以及自然界中生灵的安身立命之处。

接着,诗人反观自身,与宇宙万物相比较,感到人类短暂的生命如何能与永恒不息的自然力共存?"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持久力量与人类有限生命之间矛盾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草木的生长周期,强调了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节奏,不是由外力所左右。"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秩序的认同和向往,以及对那些违背自然规律、道德失范之人的批判。"羲和羲和,汝奚汨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月运行的宏伟画面和对自然规律的沉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自然秩序的深刻理解和尊崇,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人类有限所能达成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董邦达苍崖古树卷

崒嵂攒岩讶倒悬,蟠挐古干互连拳。

是谁结屋嘉阴下,雅合於中草太玄。

(0)

雨后瀛台即景·其三

君凫官雁戏文澜,唼藻依蒲自在欢。

等是淀池惊缴物,笑他择地得栖安。

(0)

三月朔日清明

此日暮之春,榆烟特地新。

恰开三月节,好应百花晨。

细雨真滋麦,惠风不动蘋。

司勋有佳句,绘景更传神。

(0)

过金世宗陵留句

牧扰樵侵不忍言,重瞻宰树郁陵园。

事殷不袭三分迹,称侄何殊一统尊。

君德已臻小尧舜,国风每溯旧根源。

爱民勤政心无斁,景仰高山志所存。

(0)

秋澜村

憩宇筑单椒,行旌每停次。

村名喜不俗,饶有林泉致。

花勒南枝红,松留后凋翠。

书案故好在,躬行审所为。

细雨飞廉纤,藉参秋水意。

(0)

题张宗苍四季山水图·其四瑶林冬岫

红楼绿树相参差,点缀天花万嶂蕤。

却忆五台白云寺,三年前景故如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